第227章 孙兴公江南拒迁都(2/3)
传到了长安城,苻苌得知消息之后,却是一笑了之,因为他知道,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若是他所料不错的话,现在沈劲应该已经在南方招募士卒了,等到沈劲抵达洛阳,洛阳便又会在燕军的攻势之下撑个两年多。
毕竟在前世的时候,是慕容恪亲自率领燕军在兴宁三年(365)的三月才拿下洛阳,现在他秦国只需要作壁上观即可,等到燕晋二虎相争,打的个两败俱伤以后,秦军再东出去收拾烂摊子就可以了。
就在秦国休养生息的时候,晋国和燕国的国内却发生了一系列变故。
先是晋国国内,桓温上疏朝廷,希望朝廷可以迁都到洛阳,并且把自从永嘉之乱以来迁徙流落到长江以南的人,全部北迁,以充实河南地区的力量。
晋廷害怕桓温,朝廷上下没有人敢出面反对。然而北方地区萧条冷落,人们内心里都感到怀疑恐惧,虽然全都知道桓温的请求不可行,但没有人敢于率先进谏。
而桓温见状,则是继续上疏,请求朝廷允许,司马丕无奈,在和司马昱商议一番之后,,将此事放在了朝堂之上,命令朝臣们商议一番,然后拿出一个结果来。
散骑常侍兼着作郎孙绰率先上疏说:“过去晋元帝即位,不仅仅是顺应天意,符合人愿,实际上是依靠万里长江而得以划地防守。自从丧乱以来到如今,已经六十多年,黄河、洛水一带已变为废墟,中原地区一片萧条。士人百姓迁徙流落到长江以南,已经有好几代了,活着的人已经有了大儿大孙,死去的人更是坟墓成行,虽然对北方故土的思念一直牵动着他们的心情,但眼前的哀痛实际上更为深切。如果哪天迁都北返,中兴以来五位皇帝的陵墓,也就又处在遥远的地域了。”
“泰山的安定,既然从道理上说难以保全,对安葬在江南的几位先帝深厚的思念之情,能不萦绕于圣主心间!如今桓温的这一举动,确实是想纵览天下,为国家的长远打算,然而百姓却感到震动恐骇,全都心怀畏惧,这难道不是因为返回故土的欢乐遥远,而走向死亡的忧虑紧迫吗!”
“这是为什么呢?植根于长江以南,已经有数十年了,一时马上就要迁徙他们,紧迫地把他们驱赶到荒远之地,使他们拖家带口,远行万里,跋山涉水,远离祖坟,抛弃谋生之业,农田宅院无法变卖,舟船车乘无处获得,舍弃安乐的家园,到凌乱的乡邦,必将是死于路途,葬身江河,很少会有能到达的。这是施行仁义的人所应该悲哀怜悯,国家所应该深深忧虑的!”
“依臣下的办法,以为暂且应该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