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靖康决议(2/5)
驻扎在开封周围。
因此,我们要利用金军押送俘虏这一契机,引诱并调动其主力部队离开据点。”
接着,他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作战步骤:“当金军开始北返并在渡河过程中,我们的第一支部队与第二支部队迅速行动起来,先一步将金军拦截在黄河边上,形成初步的阻击之势,但并不急于发动总攻,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引诱金军主力前来增援,从而陷入我军预设的反包围圈内。
与此同时,隐藏在开封以南的主力部队立即发起攻击,快速占领开封城,一旦成功控制开封,即可与黄河沿岸的部队协同作战,共同完成对金军的反包围,最终在黄河边彻底消灭这支入侵之敌。”
说完这番详细的作战计划后,龙梓浩主任停下了话语,目光扫过会议室内的众人,等待大家提出疑问或发表意见。
在会议室中,有人针对龙梓浩提出的作战方案提出了疑问:“龙执委,既然我们历史的指示,为何不在金军包围开封之前或者他们渡过黄河以前就采取行动消灭掉他们呢?”
面对这个问题,龙梓浩并未立即给出军事上的解答,而是明确表示:“这个问题涉及到政治策略层面,稍后将由外联委的同志为大家进行详细解释。”他的话语让与会者暂时搁置了这个疑问,转而继续关注当前的议题。
接着,龙梓浩进一步阐述了他们的军事部署和装备规划:“按照我们的作战方案,我们将构建一支全部采用定装式子弹武器的骑兵部队。
之所以选择骑兵作为主要兵种,是因为在这个历史时期,我们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军队的机动性,只有骑兵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
我们的骑兵部队将配备先进的定装式子弹步枪和马克沁机枪。尤其是在黄河南岸,我军将会面临金国多达3万骑兵的冲击以及超过10万步兵的围攻,如果没有马克沁机枪的火力压制和定装式子弹步枪的强大火力支援,我们的军队很可能会遭受重创甚至全军覆没。
然而,一旦有了这两种现代化武器的武装,我们可以轻易地将金国这15万大军阻挡并消灭在黄河南岸,至于是否俘虏敌军,则视实际情况再作决定。”
基于上述要求,龙梓浩明确了时间线和生产计划:“因此,我们必须最迟在1126年11月完成这两种枪支的设计定型和试生产工作,并从1126年11月至1127年1月全力投入批量生产阶段。
到了1127年1月底,我们的军队就必须整装待发,确保能在同年2月中旬抵达预定的作战位置。我的汇报到此结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