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林家祭祖(2/5)
里十天后才雇到往蕙城的船,胆战心惊过了十天,总感觉所有人都在打他银票的主意,比当初怀揣火雀时更焦虑。
从衡川城上船,一路顺流而下,五天四晚,终于回到蕙城很快,皇帝即位,年号天启,国家总算安定下来了。
与此同时,林钊佑兴冲冲地收拾东西准备回木多镇,也许今后不会再来京城了,林家的伟业完成了,今后何去何从他还没来得及想,目前首要的事情是回木多镇,祭祖。
“通知木家,一起回木多镇,有大事要商量”
鉴于双重国丧期间不宜太过张扬,林钊佑和木钊全最后商定,天启元年清明节,林木两家在木多镇祖宅开祠堂祭祖。
若干路游鹰从关州林家别院出发,带着林钊佑的指令,通知各地的林家木家于天启元年清明,回木多镇祭祖。
林家与木家本是同祖同宗,同根同源,当年林艽立下簇规,林木两家要永世修好,形影不离,有林家的地方,必定要有木家,林木两家互通婚姻,女子可以外嫁,男子绝不允许娶进来,以保持林氏嫡支血统的纯正。
所以,林木两家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到哪儿都是相伴相随。辈分排列也是一样,用以跟其他林氏木氏的区别。不论是留在木多镇祖籍还是离开木多镇另谋出路的林木两氏的子孙,大部分人在全国各地经营林氏米粮铺,木氏绸缎桩,虽然这规定对旁支要求没有那么严苛,但大多数林氏木氏都遵守着这条祖训。
到明朝万历年间,林钊佑和木钊全已算是族里年长的长辈了,林家还有辛字辈的长辈,而木家还有武字辈的长辈,往下,林家传到了康字辈,木家传至前字辈,前后相差近十辈人,家簇是人丁兴旺,事业发达。
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林木两族的人,很快收到了家族通知,各自收拾行囊启程,要赶在清明前回到木多镇,参加祭祖大典,这是两族人的盛事,凡是子弟,没人愿意错过,死后能葬入祖坟,那是人生莫大的终极殊荣。
经过十几天的奔波跋涉,林钊佑和木钊全一行,终于在年关前回到了木多镇。多少年了,难得过个团圆年。
过完年,收到贴子的林木两氏族人,也陆陆续续地到了,还有些没收到贴子,但听到风声的,也是紧赶慢赶,纷纷往木多镇赶,绝不错过这次机会,林木两家祭祖一般都是在族长换界交接时才有的,几乎几十年都不开一次祠堂,而这次这么突然,族人们都敏感地想到了家族里必定有大事发生,每个接到贴子的人都满怀期待和好奇地往木多镇赶。
木多镇是小静山南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