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边军助战(2/3)
,曾几何时,他们也曾经有一个能让天下震动的名号~“九边精锐”!
土木堡之前的大明边军自不用说,一向都是追着成吉思汗的子孙打的存在。而在嘉靖年间的后二十年,堪称曾经雄视天下的明朝北方边军,开始了无比衰败的年头。以至于几千个蒙古人,经常就能轻松打穿整个北方防线,直到隆庆皇帝朱载垕登基后,这位外柔内刚的青年皇帝终于忍够——改革!
于是,在接下来的六年里,看上去成天玩收藏看歌舞的宅男隆庆帝,却不动声色启动了刮骨疗毒般的军事改革,以《御虏十三策》为改革纲领,整个北方九边大洗牌,大批庸碌将领落马坐牢。诸如戚继光等名将被推到了戍边前沿。而且绝不是后来的崇祯皇帝那样边用人边瞎指挥,反而是戚继光等人一到任,立刻给了个拍胸脯保证:如有造言阻挠者,奏闻重治!——只要能打胜仗,你就放手给朕办事,天塌下来朕顶着。
如此大撒把的态度,很快就是打了鸡血的成果。昔日怂得出名的明朝边军,一年比一年嗷嗷叫,见着鞑靼兵就迎头痛击。然后又组团朝着鞑靼境内猛杀,打得往日骄横的鞑靼骑兵望风而逃。以鞑靼可汗阿勒坦的吐血叫苦说“边外野草尽烧,冬春人畜难过”。到了隆庆三年,隆庆帝更以十二万精兵的规模,举行了明代最大规模的阅兵典礼,史载“军容之盛,近代罕有”。一度萎靡的大明边军,正式宣告复活。
尽管隆庆帝在位只有六年,但这支强大的军队,却是明朝晚期近半个世纪的柱石。而借着万历初年张居正大改革的热潮,明军的战斗力更是蒸蒸日上,叫亲政后的万历皇帝大尝甜头。万历中期的几次重大战役里,明朝边军的惊人战力一次次爆发。可以深入到青海草原追杀鞑靼瓦剌叛军,可以在河套平原上与宁夏叛军外加蒙古部落联军进行硬碰硬的野战。万历朝鲜战争的战火,更叫大明边军的威风打出国门,多次以少敌多痛击日寇。大杀四方的表现,正如朝鲜大臣的赞叹: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也!
至少,从隆庆皇帝时期起,至万历皇帝的早期。火器不停更新换代,战术磨合日益成熟的明朝边军,就是整个东亚大陆上,独孤求败的劲旅!
明朝边军的威武战功,也成了亲政后的万历皇帝,一块亮眼的招牌。甚至今天也有不少因此美化万历皇帝的声音:别看万历皇帝不上朝,但明朝内外战争却保持全胜。可这“亮眼”功劳说到底,还是万历一直在啃隆庆帝和张居正的老本。
那么老本啃光后呢?其实,在着名的万历朝鲜战争第二阶段,参战的明朝边军,就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