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工坊集群(下)(2/3)
心,臣会注意的。”
正说话间,工匠们将所有模具灌满钢水后,炼钢炉里的钢水也正好倾泻完。
炼钢炉的工匠们,再次往炉里添加生铁、焦煤,准备开始下一炉了。
炼钢炉再次开始炼钢后,来帮忙的十多个工匠们,推着装着模具的四轮车离开了。
刘克庄抹了抹眼角,介绍道:“官家,这些模具将被送到河边的锻造工坊,我们去看看如何?”
赵灵笙点点头:“走吧,我们去锻造工坊看看。”
经由刘克庄的指引,赵灵笙一行人来到了一条湍急的河流旁,这里的河流边都安置了三米多高的水车,带动着锻锤一下又一下,反复不断的敲击着砧板。
因为这里的水力很湍急,所以锻锤敲击砧板的速度也挺快的,铁匠们只需要用铁钳夹持粗胚移动,使之均匀的敲击在粗胚上,不多时就能大致敲击成形,最后再交给其他铁匠开锋,一把武器就这样制作完成了。
每五个铁匠们的身后,就有一个火炉和水池,以供铁匠们用来回火、淬火。
河流的两岸都有两、三百个这样的水车,即使是一个铁匠控制一个水车,这里也有五、六百熟练的铁匠。
铁匠们打造好刀剑后,就会交给别人装上刀把和刀鞘,最后再交给磨刀人将武器磨制锋利,这一过程就是俗称的开刃。
因为开刃的速度快不起来,所以这个工坊每天可以出产成品刀剑3000把,如果是甲胄,甚至是步人甲甚至是重骑兵的铠甲,同样多的工人,速度就会慢上许多了。
赵灵笙看完炼钢、锻造工坊后,又去了新建的水泥工坊看了看。
这座水泥工坊距离稍远了些,那里有一座储量不错的石灰矿,工坊就地取材倒也十分方便。
根据刘克庄的介绍,这座水泥工坊有工匠、杂工上千人,可以每日产水泥斤左右,虽然日产五吨水泥在后世不算啥,在这个时代绝对算是高产了。
赵灵笙见到水泥工坊里尘土漫天,工匠们却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口罩,当即就质问起工坊管事来。
这些口罩没有无纺布、熔喷布这些过滤层,也没有铁丝做鼻梁条,只是一块布上挂着两条细绳,佩戴以后至少能让工匠们少呼吸许多飞尘,说不定就不会罹患尘肺病了。
工坊管事开始诉苦起来,工匠们是穷怕了,发下去的口罩都自己留了下来。
虽然口罩的布料少了点,也可以用来补衣服,凑多了甚至可以缝制一件【百衲衣】。
至于多呼吸一点灰尘,那根本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