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内堂北地小调(2/3)
“谢侯爷提点下官,下官猪油蒙了心,一时间胡言乱语,还请侯爷不要见谅。”
“哎呀,什么都瞒不过侯爷,这女子就是从北地而来的,随着两个老随从,一路逃难而来,幸好有通关文牒,下官见其可怜就暂且收留,今日还是第一次让她出来给侯爷献上一曲,见笑了。”
听到侯爷夸赞,
“是,老爷!”
徐加庆说完,还用手轻轻在一旁拍了几巴掌,随即有古琴小调传出,有一女子在吟唱,宛如在青楼一般,
“哦,竟有此事,”
徐加庆的脸色笑出了花,见到丫鬟提着食盒走了进来,起身迎了过去,然后小心的接过食盒,打开盖子,端出一碗热腾腾的蒸糕,香气四溢,然后小心放在桌子上,并且递上一双筷子,
“侯爷,您尝尝,虽然是江南的名吃,但是口味略有所不同,似有北地风味,”
堂内伺候的丫鬟,应了声就退了下去。
“哦!蒸糕,在江南的时候吃过,确实好吃,徐大人有心了。”
至于说那些文官,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说和,明摆着是文物相争,谁参合进去,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心里还有些后怕,还好是侯爷,换一个人恐怕就不是这样好说话了。
“还是徐大人明事理,怪不得顺天府尹坐的稳如泰山,不错。”
至于说青史留名,要不是眼前的侯爷,在朝堂整出了千古奇闻六司会审,哪里能在史书上留名。
所以,孰轻孰重,徐加庆心里怎能没有谱曲。
张瑾瑜接过筷子,有些好奇,江南的蒸糕以甜蜜著称,北地则是以咸肉为主,如何能混在一起,还有这个小曲,这么耳熟呢。
徐加庆满面春风,吹嘘了一番,
张瑾瑜放下筷子,听着内堂女子的唱曲,哀怨悲凉,催人泪下,是北地小调,嗓音独特,想来女子长得也不错,徐大人也是个妙人,
在顺天府审案子,还都是朝堂的官员,虽说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但是那些人,哪不是朝廷重臣,功名赫赫不说,随便一个言官,如今都惹不起,徐加庆不禁头疼,以前看不起的言官,竟然会掀起那么大的风波,
尤其是言官严从,悍不畏死的去敲响登闻鼓,让整个京城文官为之侧目,京城如今传闻,圣人之学,重在文人的风骨,奋不顾身的死谏,方能青史留名,这不是胡闹吗,
圣人之学历来都是传业授道解惑,风骨是要有,可风骨不是这么来的,人情世故何尝不是一种历练。
张瑾瑜又往嘴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