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去灯会!(1/3)
被孙秀才压着写了好几日的大字后,小幼娘总算通过卖惨换得了江秋娘的心疼。
她一边帮闺女揉着小胖手,心里也觉得不该把这么小的孩子逼得这么紧。
恰好这几日村里都在议论正月十五漳县的花灯节,有些想凑热闹的江秋娘想了想,索性帮大儿子和小闺女都请了假,准备带着他们去灯会上转一转。
漳县从前没有灯会,这还是裴周上任之后听闻此地好些人家都会做灯笼,这才张罗起了灯会,也好让漳县过年的时候能热闹一些。
灯会的晚上最是热闹,到时候漳县各处都会张灯结彩,各色各样的花灯挂的满城都是。
县衙也早给商贩们安排好了摆摊的地方,什么吃、喝、小食应有尽有,斗蛐蛐的、套圈的、杂耍卖艺的处处都能看到。
还有好些心灵手巧的人家会做河灯拿来卖,正好漳县城中就有个碧水湖,不少人都会在元宵佳节买盏河灯送去碧水湖里,寄托新年的祈愿。
最热闹的还要数漳县一年一度的斗灯会,前头也说了,漳县会做灯笼的人不少,灯笼高手更是不计其数。
裴周就想了个法子,让这些手艺人齐聚一堂,把自己去岁一整年做出的最好的灯笼拿出来评比,由前来参与灯会的所有百姓投票。
获胜者不仅能有二十两银子的彩头,还能从裴周这里得一块儿“第一灯笼”的牌匾!
这牌匾是当初裴周刚上任知县的时候为了斗灯会写的,但凡谁赢了斗灯会,成了灯王,都能将牌匾带回自家挂上一年。
这对漳县的灯笼手艺人们来说,不仅是技艺被认可的象征,更能给自家灯笼铺子增长名气。
于是这几年来手艺人们花样百出,简直拿出了看家本事,做出了不少漂亮灯笼来。
好些精品哪怕是送去皇家都不差些什么,漳县更是凭借着斗灯会引来了一大批商贾,将此地的灯笼送往大周各处买卖。
只可惜需要灯笼的人家就那么多,每年漳县也就能靠着灯会这几日热闹一阵,没法儿让漳县更加繁荣。
不过这些都不是小幼娘该考虑的。
她一大早不用爹娘叫就第一个爬了起来,还翻出了柜子里一套漂亮的红色衣裳。
这衣裳是江秋娘花了大价钱让人专门给做的,上半身的短袄左右两侧绣了两只雪白的小兔子,下裙也绣了几朵小花。
当时赵四宝非要让人给妹妹裙子上绣胡萝卜,说是兔子就该配胡萝卜。
把江秋娘气得照着儿子脑袋给了几下,偏偏小幼娘还真被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