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皇上为新词谱曲(3/4)
,调集了京城名气最大的八位诗人,经过精挑细选选出来了一百首参加评选。
徽宗一听,说:“ 哇,淘汰率够高啊,这可是优中选优啊,获奖难度看来够大嘛。”
蔡京说:“是啊,作品量太大了,说明诗人多,反应出咱们大宋朝文化繁荣兴旺的景象,也反映了咱们徽宗朝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啊。”
蔡京把评委初选的前三十首诗和词,呈给了皇上,说:“请皇上能不能,像点状元一样,钦点一首最高奖的诗和最高奖的词?”
在座的人都清楚,徽宗是有这个资格的。他的诗和词在当朝诗人中,绝对属于魁首。但徽宗接受上午在画院的教训,也不用再看杨光华,而是干脆的说:“我就是来读诗赏词,提前享受这好诗,提前感受这好词的。至于评选最佳作品嘛,这个权利在你们手上。选出来之后呢,我可以好好的体味,好好的琢磨,也好好的研究。”
蔡京一听,就说:“尊皇上命。不过,我们精选了一首词,想请皇上谱上曲,不知皇上有有此雅兴不?”
徽宗想都没想,就说:“这个行,他不影响评选。你让我谱曲,你们是想......”
蔡京说:“皇上只要谱上曲了,我们马上就让太常寺排练出来,在庆典歌舞演出时,把它作为第一个节目演出。”
徽宗一听,兴致和情绪就来了,双眼灼灼放光,激情顿时迸发出来。
为了保证皇上能集中精力谱曲,蔡京把其他人都请到了隔壁,诗文馆里只剩下了徽宗和杨光华。杨光华静静的、快速浏览着那些初选出来的诗词,同时不时的用眼光瞟着门口和徽宗。这是他保护皇上安全的习惯。
大约半个时辰,徽宗对杨光华打招呼说:“来来来,光华。”
杨光华走到跟前,徽宗说:“这曲子我写完了。我来哼给你听听,你帮我参谋一下。”
杨光华应道:“好好,只是呢,臣对韵律不太懂,只是有点接触而已。”
徽宗说,“没关系,我只是让你当参谋,你只要帮我听一听,这起伏、节奏、韵律和味道。我是想反映,大宋朝民众生活的幸福快乐。你看,这首词反映的就是这个意思,是不是很有点儿柳永的味道?”
杨光华说:“我看过了,是有柳永的风格,并且还有点李清照的风格呢。”
徽宗就说:“你我有同感呀。”
其实杨光华是懂音乐的,只不过他不像徽宗那样精通,也不想让徽宗觉得他什么都会,那样会令徽宗不很舒服,所以就随着徽宗哼的曲子,轻轻地打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