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请教(2/3)
社员有稳定收入这个问题?”
李静看向李东阳问道。
他们的谈话中,周老爷子也问过这个问题。
“大兴公社自然也有可取之处,虽然集市这个办法对他们没有什么用,因为工人不会跑那么远去采购,但他们可以供应市场,比如供应之春市。
科学的发展养殖业,种植果树,还有建厂房让社员有收入来源。
前两者收入来源较慢也不会太稳定,建厂这事就得费一番功夫了。
得有足够的利益诱惑吸引那些外宾投资,你们不是还没毕业吗,这些事对你们来说还太早,要是你们当上公社书记,我有办法帮你们说动商人过来建厂。”
李东阳笑道。
商人建厂看重的条件一是政策优惠,工人工资成本,运输成本。
之春市有机场,有江河水路,也有公路。
在国内来说算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城市。
大兴公社,南台公社这些地方虽然交通不便,但只要承诺把路修好家里就能有人进入工厂,保证不出三个月一条宽阔的主路直通之春市。
分分钟解决交通不便这个问题,在厂房建设完毕之前,公路一定率先完工。
“解决收入问题的办法有很多,也不止我说的这些,在比如公社出面跟缝纫机厂赊缝纫机,在自己公社办制衣厂,让公社一部分人先富裕,然后带动集市经济。”
李东阳又举例道。
“三哥你不去上大学真的可惜了。”
李婷深深的看了一眼李东阳,真心的感叹道。
如果真如自己三哥李东阳说的,可以说动外宾过来投资,的确能解决社员没有收入的问题,只要建厂那肯定就要采购粮食蔬菜,周边没选上的社员家里也能有收入。
就近开放集市又能带动这些村子有新的收入来源。
“人生十字路口上有诸多选择,每个人看待问题都不一样,我就想平静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李东阳摇了摇头。
要是自己两个堂妹走仕途,李东阳肯定乐意当两人的狗头军师,给出出自己的建议给两人参考。
如今出了李婷这个变数,李静与李婷两人肯定不会在一个县里参加工作了,李婷或者李静必须有一人去别的县,或者两人其中一人留在之春市工作。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周援朝老爹不退休之前,周援朝也只能老老实实待在钢厂一个道理,除非周援朝老爹调任其他城市。
“三哥,这次放假我想跟你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