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泰山(4/6)
想去泰山封禅来着。
结果魏征强烈反对,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谏止封禅疏》,劝谏李世民不要封禅,因为封禅会耗费大量的民力和财力,可能导致国家再次陷入动乱。
他无言以对,不过后来想了想确实,大唐如今并不算富裕,还是放弃了泰山封禅。
幸好他没去,你看后人多嫌弃那泰山封禅。
说来说去还是那宋真宗不自量力,心里没点自知之明,所以才被人嘲讽嫌弃。
李世民,自己可千万要保持清醒,可不能做出什么昏了头的事,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
宋,赵匡胤似笑非笑的看着赵光义。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他心中其实早有预感。原本以为知道未来后,自己会怒不可遏,神奇的是,他现在竟然还算平静。
赵匡胤平静了,他的儿子们和赵光美可不平静。
他们不可置信得瞪着赵光义,仿佛从来不认识这个人一般。
离奇死亡,用毒高手……后人的怀疑猜测,落在他们耳朵里,成了事实。
必定是这样,不然他们正值壮年,怎么会一个接一个离世!
晋王,你真是好毒的心呐!
众人悲愤的眼神看着他,赵光义吓得冷汗直流,他心中惊慌又窃喜。
原来他成功了,他后来坐上了那个位置……可天幕为何要把它暴露出来,可恶,都怪这个天幕,他必须想办法挽救。
“哥,我怎么可能会做那种大逆不道的事,你知道我的,定是那些后人道听途说,他们就喜欢颠倒是非,断章取义……啊!”
一声尖叫,原来是赵匡胤终于忍不住狠狠踹了他一脚。
赵匡胤可是武将出身,一把子蛮力,又憋着气,险些要把赵光义踹出门外。
没有人去扶他,赵光美等人皆冷眼旁观。
“好一个颠倒是非,好一个断章取义,斧声烛影是断章取义,驴车逃跑呢!你可真是给后代子孙留了个‘好榜样’啊!”赵匡胤咬牙切齿。
其实在他提出迁都,赵光义反对时,他就有预感了。
开封有利于控制广大关东地区,城池宫阙相对完备,人烟稠密,可以节省城池建造成本,利于处于初期的宋朝休养生息。
如今的宋朝除了要面对前朝留下来的隐患之外,还面临北方契丹的威胁,刚刚将建立的北宋朝廷,确实没有能力再去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修建一个新的都城,更没有能力去完成一个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但开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