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动乱根源(2/3)
的事情。
为什么此地容易发生呢?就是因为这里处于边远地区,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
所以就算发生了造反的事情,朝廷也要很晚才发现。造反这种事,最容易扑灭是在萌芽状态。但是因为信息不畅通,所以,直到造反声势已经很大,政府才会发现,这样往往会费很大的精力
所以,改善交通,也就成了一个必做之策。
第三个政策就是教育了。
如果说发展农业和改善交通是为了稳定民生的话,那么发展教育事业那就是彻底的让岭南之人自主富强了。
想要发展,就肯定需要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才,如果岭南一直保持大部分部落都是目不识丁的原始部落的话,何谈发展啊。
发展教育,不仅是国家治理的需要,也能让民众知道国家在干什么,不轻易被利用,也为国家提供服务和领导人才。
第四个政策就是贸易了,利用海南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海上贸易,与周边地区建立贸易关系,促进物资交流和经济繁荣,加强航海技术,提高贸易效率。
这是杨英想要实现的,不过隋朝同时期的其它世界大国、强国,从东往西就只有突厥汗国、波斯和拜占庭,此时的阿拉伯帝国还在发育,至于其他二十一世纪比较出名的国家,现在都还只是土着呢。
所以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想法,杨英并没有和冼老夫人说出来,只说可以发展水路运输,从沿海可以直接沿岸北上到渤海湾,这样不仅可以把岭南之地的产物带出去,也可以从中原地区交换物资过来岭南。
况且,岭南沿海,特别是海南一带,矿产资源和海生物资源丰富,完全可以售往内地去的。
杨英这一番思路说出来,冼老夫人已经惊得下巴微张了,倒不是杨英说的举措如何惊涛骇浪,反而杨英说的政策实用却说到了点上。
只是这随便拎出来一项,都是需要几十年努力的宏伟工程。
“嘿嘿,殿下知道你说的这几项措施真要实现,得花多少年时间?多少功夫和钱财才能够实现吗?”
冼老夫人眼中迸发出精光,既喜悦又无奈的向着杨英问道。
“国之有策,能利民,何管它悠悠岁月,就算我们不能完成,我们的后代,后代的后代,总有人能完成的时候。”
“好啊,真好啊,成与不成的先不说,只是费那么大的劲只为了发现一个鸡肋般的岭南,值得吗?”
“值得吗?”杨英重复了一句,随后哈哈大笑一声,“哈哈哈,冼老夫人您几十年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