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一桶金(2/3)
要在城中修建排水沟,必须得经过官府的同意和规划,这点对于我们来说是难事,对于殿下您来说,问题应该不大。”
“噢,原来是这个啊,这个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安排。”
杨英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这件事他倒确实没考虑过,这对他来说就不是什么事啊,不过具体实行上,就得好好思量思量了。
对于郑凤炽,杨英是这么打算的,先把郑凤炽弄进去大隋皇家学院,也不需要晋升到上舍生,只要到内舍生就行。
这样杨英录取第一批新官员的时候,就可以给郑凤炽搞一个类似现代供销社负责人的职务。
反正隋朝现在也看不起商人,做这个位置也不需要多大的学问。
然后杨英就会成立一个大隋版的供销社,把米啊,盐啊,以及一些稀缺的东西全交给供销社来卖。
等到供销社稳定,也为杨英赚到了海量的钱财以后,杨英就会根据情况,把供销社垄断的一些东西放权给普通商贾也能经营,因为这样才会让市场督促供销社进步,而不是跟现代社会的供销社一样,因为缺乏竞争力而止步不前。
等到郑凤炽把商业经营到一定规模后,就得开辟国外市场了,首先就是重开丝绸之路了。
大汉朝打通的丝绸之路,经过南北朝的动荡,早就瘫痪了。
历史上杨广重开丝绸之路还是在公元607年,也就是杨广继位以后的第三年,不过杨英既然来了,这时间肯定得提前啊。
其次就是什么郑和下西洋,全球经济一体化什么的了。
杨英把这些想法挑了一些重要的和郑凤炽一说,郑凤炽已经瞪大眼睛石化了。
看着已经有些消化不良的郑凤炽,杨英也不打算说的太多,还是一步一步先走了再说吧。
这个世界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还没有到达最低标准呢。
就说吃饭这件事,隋朝到现在都还没有炒菜呢,吃得基本都是羮,烧烤,煮食为主。
这还得大大改善啊,先把铁锅搞出来,又可以发一笔横财。
让郑凤炽在家好好消化一下,顺便想一想怎么开展城区的厕所改造,杨英就带着单雄信和王君可去了军营。
隋朝的时候,使用的还是南北朝传下来府兵制。
所谓的府兵制就是指兵农合一,府兵战时作战,闲时务农。
使用府兵制最大的好处就是士兵可以自给自足,不给朝廷增加负担,这些府兵和现代的民兵有些相似,属于义务性的,就连打仗的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