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回援拉合尔(4/5)
入旁遮普,全面接管所有据点。那些投降的拉杰普特军队,则直接被一股脑带往佩拉。
较远的拉合尔,则是早就陷入到苦战中,宇文功接连猛攻,已经让拉合尔难以坚守。
外层的防线,早就被唐军全部都撕毁,就没有一处能保存下来。
不过,唐军为攻取这些地方,付出来的代价是一点不小。
若不是继续坚守,需要付出来的代价太大,明军未必会这么简单放弃。
外层的防线放弃后,明军不得已就开始依靠城墙进行防守。
拉合尔的城墙,与西尔欣德城墙相比,并没有多大的差距。
旁遮普这块地方,在帖木儿帝国手中,那就是绝对的大后方。
帖木儿帝国攻略天竺的时候,前线早就摸到孟加拉和德干,旁遮普地区距离呼罗珊太近。
所以,帖木儿帝国根本就没有在旁遮普铸造多少坚固的城墙。
当然,按照帖木儿帝国当时雄霸天下的性子,也不屑于防守。
当时的帖木儿帝国,信奉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不给敌人进攻的机会,就直接就对方更给剿灭,那自然就没有防守的必要性。
明军龟缩在城墙内,却非常清楚城墙带不来任何安全感。
裨将章士鸿找到姚元胤,开门见山就将当前最麻烦的事情说出来。
“现在,城外已经尽数丢失,城墙在唐军的巨炮面前,不堪一击。我们可能需要早点准备巷战。”
在唐军赶过来的时候,章士鸿就已经在准备巷战的事情。
原本,就是做一个准备,想着估计是没有机会用上。
但是,章士鸿当初还是小看唐军的战斗力,更是小看唐军的战斗意志。
这些唐军,就不是半农半兵的唐军能比。
唐军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半农半兵,和平的时候,那就是农夫。等到作战的时候,就会迅速召集起来。
中原王朝在宋之前,多数是采用这样的模式。
总有人说,秦朝末期,大秦精锐为什么就没有拿出去横扫六国余孽。
却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大秦精锐多数不是常备军,作战的时候,需要召集。
而内部爆破,不是主动进攻。
且秦二世的行为,丧失人心。
时间不够,民心不向。
所谓的大秦精锐,自然也就是荡然无存。
宋之后,常备军兴起。
到这个时候,国家人数的多寡,就不再成为国家军力的绝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