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确立作战计划(2/3)
就算是关系再好,军事实力差距再大,也不会有穿越者会愿意放弃自家的势力。
因此,他们想要许以重利,宽恕宋国和汉国的罪过,就让他们倒戈卸甲以礼来降,显然是不可能。
封侯之位,可不是他们心心念念的东西。
而二人被朱祁镇这样提醒,瞬间就意识到问题所在。
确实,这乃是一个极大的漏洞。
“陛下,若是他们不愿意的话,我们只能出兵攻伐。相比于楚国和吴国,在纸面实力上,他们并不算多么强大。只不过,他们对治下的百姓很好,在当地有不小的威望,一旦出兵进攻,或许当地的百姓会给予他们不小的支持。”
谷志诚结合先前的情报,将心中的担忧给吐露出来。
宋国和汉国距离大明很近,人口流动性一点不会小。
在大明大肆发展的时候,百姓生活越发富足,自然就能吸引到一些百姓迁移过来。
他们本身就是大明的百姓,投靠大明自然不会有是多大的心理负担。
不少百姓都是抱着投靠亲戚的想法,直接就投靠到大明境内。
官府也能接纳他们,直接就安排到皇庄中,还能去一些工厂干活上班。
不客气的说,他们的日子过得相当舒服。
正是生活水平的不同,汉国和宋国的人口就开始出现不小的流失。
长久下去,领地上的百姓,估摸着都要逃跑干净。
若是没有百姓的国家,那还能算是国家吗?
因此,宋国和汉国立刻就开始出台政策,遏制百姓的流失。
这就是导致汉国和宋国在百姓当中有不小的统治根基。
相比于吴国和楚国不断进行的移民政策,完全放弃对南方的治理死截然不同。
至于唐国,主要统治人口是土司民众,对待大明可就没有多大的好感。
大明的赏赐,都是给土司头头,跟底层的民众没有一点关系。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不会对大明有多少归属感。
相反,唐国收缴土司头目的权力,改土归流治理。
使得底层的民众,没有土司头目的压榨,生活本就好上许多,统治根基自然是比较牢固。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乃是谷志诚等人清楚明白的事情。
民心所向,想要进攻攻伐自然就会稍显困难。
民心向背,大明不去攻伐,内部也必然会有一些问题产生。
而显然,宋国和汉国就是不好处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