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怎么又讲起了王安石和司马光?(2/4)
听到陈凡所念的《醉翁亭记》,一众粉丝亦是纷纷说道:“哇噻,我去,这个人物才应该重点讲啊。”“就是,我觉得不要讲苏轼了,多讲讲欧阳修。”不少人对于陈凡之前介绍的坑弟狂魔苏轼仍然感觉不爽,一时愤愤的说道。但陈凡只是交待背景,并不会重点讲欧阳修。紧接着,陈凡就说道:“欧阳修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他还是一个非常好的伯乐。在他执政期间,我先后推荐了多位知名的文人。像曾巩,苏辙……都经过他的推荐。另外,他还推荐了王安石。”“王安石是”“王安石同样是一位非常有文采,也是一位执政能力非常强的文官。其2岁中进士第四名,后来调任地方治理,有着非常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在他的治理当中,他发现北宋看起来一片繁华,但其实各个方面都是千疮百孔。不管是经济,还是社会风气,更或是军事……这一些,北宋当时都非常的危险。他向朝廷提出了变法的建议,但仁宗并没有采纳王安石的意见。”“陈凡老师,为什么宋仁宗没有采纳王安石的建议,这个建议不是挺好的吗”陈凡摇了摇头:“因为在此之前,范仲淹有一次变法,结果这个变法一年就被废除了。王安石的变法其实与范仲淹的差不多,或者说是升级版,宋仁宗并没有这么大的魄力再进行变法。”“原来如此。”众人一下子被陈凡所讲的王安石给吸引住了。这个吸引住他们的,不是王安石的诗篇,也不是他有什么词作,而是他的政事治理才能。“067年,宋神宗继位,这是一位很年轻的皇帝,他也是一个有着极大抱负的皇帝。而王安石的变法,正切合他的理想。069年,朝廷召王安石进京,任王安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成为宰相,并主持变法。”“变法刚开始还好,并没有遭受到太多的阻力。但后来,为了推行变法,王安石采用比较严厉的赏罚制定。而这个制定却被别人用心的官吏利用,最后造成变法各个方面却是对平民的剥削。随着变法的时间变长,更是遭受到了保守派的攻击。司马光,就是保守派的领袖。”通过欧阳修,串起了王安石。又通过了王安石,引出了司马光。众人越听越感觉有意思……这一些人物都是他们未曾听说的。但是,他们的人生经历却是如此的精彩。虽然他们知道,他们这般样子估计又会被陈凡嘲笑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接着,陈凡开始讲司马光:“司马光与王安石一样,也是很年轻就中了进士,然后步入仕途。因其为人良善,做事用功,又很刻苦,此外还非常有才华,司马光一路青云直上,很快就到了京城做官。并且,因为司马光个人的品性实在是太好太好,好到其他人都几乎做不到。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