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孔子身高九尺二寸,手持长剑,还带着..(2/3)
那个地步!
不过拿着后世的儒家讲义,去给这个时代的你去争论,我不信你能不懵逼?
想到这里,牧尘缓缓道:“嗯,简单的来说,公子觉得什么是仁?”
“仁,自然是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又或者是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扶苏顿时就滔滔不绝的讲起了各种经典,这让牧尘顿时听到头痛,直接打断了扶苏。
“公子的学识,足以让人赞叹,只不过这说的只是经典儒派所认为的仁而已,现在我想给公子说说狂派儒学说认为的仁!”
狂派?
有这个学派?
扶苏有些惊讶。
“狂派儒家认为,仁其实就是无为,就是顺其自然,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就是心与心之间的相互信任”
牧尘一边说,一边心中在想,其实在这之前,我也不知道狂派儒学是个啥,但是我就不相信凭我领先两千多牛的历史经验,我还不能编出来?
这道家的无为思想,我给他加上去,然后在加点中庸之道!
我就不信这扶苏听了不迷糊?
“狂派儒家虽然也主张仁,义,礼,智,孝等,但他们解读的经典也完全不是一样的,公子应该听过,朝闻道夕可死矣这句话吧!”
扶苏当即点了点头说道:“当然,这是一个人毕生的追求,如果能听到大道之音,至死皆矣啊!”
“对,但是在狂派儒学中,这句话的意思是早上听到你去你家的路上,晚上就要打死你!”
啥?
早上知道你家的路,晚上就要打死你?
这是朝闻道,夕可死矣的解读?
不过好像有道理啊!
扶苏细细评味了一下,顿时觉得这句话这么解读也没问题!
但就是感觉有些怪怪的!
如果真的这样解读,那孔子还是那个谦谦有礼,学富五车的圣人吗?
可就在这时,扶苏就听到牧尘关于孔子的问题了:
“公子知道为什么孔子周游列国,能够和别人讲礼吗?”
听到这话,扶苏又来了精神,准备长篇大论,引经据典的说道:“这想必是因为孔子学问比较好,知识丰富,所以别人才听他的吧!荀子曰”
“非也!”看到扶苏又开始准备子曰,牧尘急忙开口说道,直接打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