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富永淳二(3/4)
现在拓扑半金属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十五年前他刚刚入职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时候这玩意就更新了。
那时候拓扑半金属还只存在于理论中呢,科学家们只是从量子场论的基础上出发,结合外尔旋量的数学概念,认为会有这玩意的存在。
可到底有没有,谁都不知道,因为没人造出来过。
坊间一直戏称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还真没错,虽说从理论出发有这玩意,但没造出来前谁都不敢说有,万一理论打个补丁这玩意又没有了。
等于自己的时间投入到这上面,最后被证伪,浪费好几年宝贵的学术生命。
也正因如此在那个年代,做拓扑半金属的人很少,在霓虹就更少了,富永算是霓虹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而他也不负众望,在0年的时候成功把拓扑半金属给造出来了,虽然说Wiki上最先造出来的是普林斯顿给造出来,并且发表在当年月的sc上。
但从霓虹技术空间杂志年第期对富永的报道来看,他几乎是同时间造出了拓扑半金属,并且在霓虹的物理学界引起了轰动。
“森田君,来自尼康,尼康,我怎么好像有点印象。”富永看着助手放在办公桌上的名片,心里揣测对方的来意。
他猜肯定和拓扑半金属有关,准确来说,不少霓虹半导体厂商都找上门来,希望资助他的项目。
华国拓扑半金属的工业化量产,导致整个和拓扑半金属相关的研究都特别热,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年上半年在国外,只要你之前的研究方向和拓扑半金属沾点边,你就可以随便开口向企业要钱。
富永从阿美利肯的同行那听说,他们随随便便就能要来大把的美元,两百万美元算是起步价了。
之前大家都只能苦哈哈去争联邦的资助或者高校内部科研经费。
在细分领域上,拓扑半金属和常温超导一样属于凝聚态物理,争科研经费得和材料去争,即便在阿美利肯,能申请万美元下来已经是小牛水平了。
一般小牛一年申请四到五个课题,一个课题万美元以上,也就是0万美元左右的科研经费,足够他们过的非常滋润。
而现在陈元光彻底把原本的秩序给打破了,做拓扑半金属随随便便拿到0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这导致大量原本做材料的学者招几个学凝聚态物理的学生就往拓扑半金属的方向挤,也不管自己懂多少。
反正也是炼金,我能炼得来材料学的金,还炼不来你凝聚态的金了?
大家都秉持着类似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