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为朱厚照正名!初见王阳明!(52(5/7)
王琼擢升为天官,也就是吏部尚书。
因为王琼是宁王之乱中,唯一没有收受宁王贿赂的重臣,因为吏部尚书这个位置是唯一能够和内阁抗衡的存在,因为王琼,是杨廷和的政敌。
说明这个时候,这位正德皇帝朱厚照终于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幕后黑手是谁,他一生最为尊敬的杨先生。
‘宁王之乱。’
季伯鹰想到正德朝的最后一次藩王叛乱,眉头皱的更紧。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天下皆知,唯独武宗朱厚照被蒙在鼓里的叛乱。
甚至于,各方史料证明,当时几乎是满朝官员都知道宁王要造反,包括内阁在内,都是在帮着隐瞒。
时任兵部尚书的王琼,于无奈之间想尽办法火线提拔王守仁去做江西巡抚,这是万般无奈的办法,其实也没报多大希望,完全是属于尽人事,听天命了。
谁知道王守仁王先生是个变数,搞理论有一套,打仗更是牛杯PLU。
这个江西巡抚生猛的简直不成样子,以单枪匹马拉起了一堆杂兵,仅用三十五天的时间,竟然把养精蓄锐十数年的宁王叛军给包圆活捉了。
堪称平乱史上的奇迹。
要知道,包圆活捉的难度胜于全歼十倍。
宁王被抓之后,朱厚照虽然得到了戡定的消息,但依旧按照最初安排,继续下了江南。
而在南巡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令人深思的小事,朱厚照在离京前曾与他的宠妃刘良女约定,如果派人来接她,会带着定情信物,如果不带就可能是假的。
这说明,此时的朱厚照已经察觉自己身边被人安插了奸细,有人可能会假传圣旨,不然堂堂皇帝要接人,竟然要靠暗号?!
而在朱厚照第一次在快园落水之后,火速召见了王守仁。
并且在见完王守仁后,几乎没有停留的见了杨一清,并与杨一清密谈了三天三夜。
密谈结束之后,朱厚照当即放弃了原本在南京待上一阵子的计划,火速回京,身上的一路风尘未散,接着就是第二次落水。
这一切都太凑巧了,透着令人深思的诡异。
后世很多人推测,武宗皇帝召见王守仁,从王守仁手中得到了那份宁王贿赂朝臣的名单和贿赂数目,与杨一清密谈,则是很可能准备请杨一清出山,改组内阁,重塑六部。
把前后所有的事情都汇总起来,足以合成一个完整链条。
从阴谋论的角度,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当武宗火线回京之后,也就意味着武宗皇帝与文官集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