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下一步打算(2/3)
突然停了下来,看看高不易,高不易笑道“你说的很对,继续说下去。”
高不易知道上官裴慧所言不差,因为他查了记载,从唐朝立国到现在,一百三十年的历史中,大唐发生的自然灾害居然达到了一百六十多次,还非常全,什么旱灾、风灾、地震、蝗灾、疫灾等等都有,频次之高,令人咂舌。
得到高不易鼓励,上官裴慧继续道“近些年,我朝对外用兵频繁,强壮大都服了兵役,只留下老弱在家从事农耕,产量低,再加上赋税一年重过一年,所以他们不得不卖掉手里的土地,加入流民的队伍。”
“你说的不错,所以尽管我朝对流民有异地安置的举措,但是劳力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好地也被大地主控制,产量上不去,最后他们还是会沦为流民。”
“陛下说的极是,这也是影响民生的一个痼疾。”
“不错。”
“至于恢复民生,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只要能够再开发出足够的良田,减少赋税,不出五年,民生定能好转。”
“你说的不错,不过现在关中良田太少,我知道一个莽荒之地,那里土地肥沃,如果能在那里开荒成功,一亩地可赶上关中两亩地收成。”
“世上还有这种好地方?不知陛下说的这个地方在哪儿?臣愿意为陛下驱使,前往开垦。”上官裴慧有些激动。
也难怪她会激动,在古代,换做任何一个人听到这种消息,只怕都会激动,为什么?好地太稀缺了啊。
要知道,古时候历朝历代时常都会有饿死之人,赋税高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产量太低,就是在盛唐的时候,百姓也就是勉强能够实现忙时稠闲时稀而已,年底或许能剩点不多的余粮,这已经是很好的光景了,到如今,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百姓到处都是。
在封建社会,百姓对土地的渴望,不亚于文人骚客对美女的追求,因此不怪上官裴慧会忍不住失态。
“哈哈!我说有就有,别着急,慢慢你就知道了,再说我可舍不得让咱慧儿去那荒僻之地喂蚊虫,接着继续说。”
“是!二为恢复民生,开拓耕地,因地制宜,推广新粮,让家家户户一日三餐,年年有余粮。陛下,这就是神仙也做不到啊。”
“哈哈哈!神仙做不到的事情,你眼前的男人我能做到。”
看着自恋的高不易,上官裴慧秒变小迷妹,对他的话深信不疑,激动地连连点头。
“继续!”
“三为安抚士子之心,开恩科,兴学院,推新学,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