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230章 奉天承运皇帝

第230章 奉天承运皇帝(2/4)

目录
好书推荐: 和离后疯批王爷总想破戒 SSS级狂龙楚牧蒙清雪 逆天成圣 九叔:阿威我啊,在僵尸世界盗墓 规则怪谈我有一座安全屋 要命,我带着蘑菇屋众人穿越世界 李道安远伯天 顶不住了肆爷要持证上岗尤初秦肆 五行四元 SSS级狂龙

“奉天承运皇帝”这种开篇方式始于朱元璋,明朝建立之后,老朱将南京皇宫大朝会的正殿称作“奉天殿”。

“奉天承运”由此而来。

书写圣旨的时候,由于“天”最大,所以“天”字要顶格写。所以圣旨最右侧单独只写一个“奉”字,另起一行写“天承运”三个字。

皇帝是“天子”,书写的时候也要另起一“行”。

由于“皇帝”是“天之子”,作为儿子辈分,自然要比“天”低一格。

所以常见的圣旨上面,“奉”、“ 天承运”,之后就是“皇帝”两个字,而且皇帝的“皇”要略微低于“天承运”的“天”字一格。

或者“皇”和“天”字平齐。

圣旨最后面“钦此”两个字也是始于明朝。

唐朝的圣旨多以“门下”作为开头,如:“门下,天下之本……”。

也有的直接以“朕绍膺骏命”或者“朕祗膺骏命”开篇。

“绍”和“膺”都是承载、接受之意,“骏”大的意思,“祗”恭敬有礼之意。其本意就是“作为皇帝的我承载着伟大而又光荣的使命……云云。”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圣旨,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

中书省书写,门下省盖章,然后皇帝用玺,这才是一份完整的圣旨,缺一不可。

以上几个部门,或者几位大佬,若有一方对“圣旨”存有疑虑而拒不盖章,那就不叫做“圣旨”了,而是废纸。

这便是“给事中”(ji,三声)制度。这个官职虽然品级不高,但是权力很大,具体负责审议、封驳、诏敕奏章,有异议还可直接批改甚至驳还诏敕。

这是一个专门跟皇帝对着干的主儿。

到了满清时期,大刀片子一顿操作猛如虎,封驳之权变得有名无实,这些曾经在大殿之上牛逼哄哄的主儿,再也嘚瑟不起来了。

由于不具备完整法律效力的“圣旨”是写给门下省的,所以自隋唐,以至于后面的宋朝在书写圣旨的时候,开头就是“门下”二字。

宋朝立国前期基本上沿用唐制,圣旨开篇也差不多,基本上是以“门下”作为开头。

宋徽宗赵佶是个奇葩,喜欢用“朕膺昊天之眷命”作为圣旨的开头。

老天爷都请来了,结局自然很悲哀。

目前华夏存世的圣旨以满清居多,明朝的也有,宋朝仅存一份。

这仅存的一幅宋朝圣旨,还是人家宋徽宗亲笔写的。《书蔡行敕卷》其内容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魔本为尊 回村后,从绑定峨眉开始赶山 骑士与魔杖 十里芳菲 星武纪元 剑逆苍穹 道古真神 武逆九千界 我儿快拼爹 瞎子武圣,从说书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