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金戈铁马(1/4)
古代中原王朝历来都有“防秋”的说法。
秋天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在古代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这是一个必须重武备战的时期。
这是因为在这个季节草原上的马匹正是最彪悍、最强壮之时,故而有“秋膘”一说。
并且此时的战马是最具有战斗力一段时期。
草原民族为了面对即将来临却又缺吃少穿的冬天,往往在秋季南下,故而又有“打秋风”、“打谷草”之说。
同一时期的农耕民族,此时粮食丰收,谷物入仓,同时意味着敌人来袭的几率也大大增加,故而“秋、心”一个“愁”字。
古代募兵、练兵多在每年立秋之后。
从周朝开始,周天子一年四次狩猎都是选择在农闲时节进行。
“四时畋猎”即:春蒐(ou,读一声。)、夏苗、秋狝(ian,读三声。)、冬狩。畋(tian,第二声。)猎可不是为了单纯的打猎,而是为了训练、检阅军队。也就是说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都要搞一次大规模的练兵。
校场上,士兵们在随着用鼓、钲敲击出的声音指挥下,进行各种军事训练,如前进、后退、转向、变阵等内容。
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士卒便可以掌握不同的战术、战法,以应对不同的气候环境。
“四时畋猎”便作为一项传统被历代所沿袭下来。
练兵其实是分为三部分的,体力训练、队列阵法、武器操练。
体能训练那是最基础的,冷兵器时代,士卒们的体力尤为重要,没有力气,那还不如直接去送死。
那些精锐士卒,那一个个都是琵琶腿、车轴腰的存在。
“第一排右刺!”
海口西,文天祥第一军驻地。
一名长枪兵教官如雷一般的吼声响起。
打仗不同于抓捕小贼,更不同于街头杂耍。
什么刀花如影,什么枪花如风,什么辗转腾挪,什么开砖碎石,阵阵喝彩,武林之风,一片繁华。
这些武功高强之人,真正到了战场上一点用没有,都是送死的节奏。
曾经有人问过一代战神戚继光一个问题:‘师傅们平日里传授的武术套路 ,到了战场上还能用么?
戚继光曰:“两军对垒和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战阵,千百人列队推进,管你个人战斗力强弱,都不能突出或掉队。”
两军对战,与敌交手之时,那是千百人簇拥而去,丛如麻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