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紫薇帝气(31)心生仇恨(3/4)
法都不适用,效果微乎其微。
其他人一想到法子就提出来,但都被否决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厉临风比旁人聪慧,他逐渐意识到这个难题并不是他们未经历过风雨的公子能够回答的。
即便了解凌田县的实际情况,也很难做出标准答案,更何况他们对凌田县一无所知。
所以在夫子望过来时,厉临风脸色沉重地摇头。
上书房的气氛有些凝固。
等了一炷香的时间,夫子扫视全场,最后视线投向了角落里一直保持沉默的少年“厉崇翊,你可有什么法子?”
与其他争先恐后表现的人不同,少年静静坐在角落,单薄简陋的衣裳和周围形成鲜明对比。
有。
当然有。
厉崇翊在心里回答,他确实有思路,但选择了闭嘴。
因为一般这种口头上可以展示才华的话语,天意不会让他说出口的,尤其是有厉临风在场的地方。
所以当他开口听见自己的声音时,心头激起了涟漪。
他不明白为何突然可以言语上表达才华,但此时,厉崇翊知道自己必须抓住机会。
所以,惊讶过后,少年迅速冷静下来,一字一句吐词清晰,将惊人的想法缓缓道来。
“据夫子所言,凌田县不适合挖井储水,土壤必定特殊,而遍布的沙砾层会让地表水难以积蓄,当地人不妨建造一种上口小、下口大类似于花瓶型制的水仓用来储水取水。”
“至于如何在旱灾严重的情况下也能吃得饱,历史已经给出了借鉴答案。”
“代田法是先人推行的一种抗旱保收的耕作方式。在长条形的土地上,开一尺宽一尺深的沟,将种子播种于沟中,沟中水分蒸发慢,垄高可挡风,沟垄位置每年交替。”
“再加上牛耕的推广,每亩收成可提升至少五成。”
少年沉稳的声音在上书房响起,此方法不仅利用上史书里的智慧,更结合了凌田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良。
夫子博览群书,听出了其中的高深之处,他略微思索后,最先反应过来,直直夸赞“妙啊,实在是妙啊,老夫怎么就没想到可以这样取长补短呢?”
这个难题困扰了他许久,本来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提问,没想到还真就被解决了,心情不由得有些激动。
他看向少年的视线里全是惊喜兴奋。
果然是后生可畏。
众公子听完,心里嫉妒的同时不得不承认人家确实天资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