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以首相的身份(3/5)
会跟自己和谈,拿破仑将希望完全寄托于沙皇身上,结果亚历山大一世这个家伙还真是不给面子,真的死也不投降,拿破仑在莫斯科等了一个月,最终什么都没有等到。
实在没办法了才撤的军,而拿破仑撤军之后,紧接着而来的就是欧洲小弟全部跳反,甚至连自己的手下都反了,把拿破仑最后的谈判筹码都送给了反法同盟,最终才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这些史实都给了奥古斯特参考,奥古斯特虽然也自比拿破仑大帝,但她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她是一个已经发财了的赌徒,她的每一次豪赌都为德国带来了大量的利益,但她兜兜转转那么久之后,终于统一了大德意志,已经把大奖抱回家了,她不是洗头佬,也不是拿破仑,她不想再玩了。
所以才有后面对法国的重建计划,对而俄国的资助计划,为的就是稳定这些国家的情绪,无论如何都不再上赌桌,但效果都不算很好吗,为了安抚法国的情绪,奥古斯特将阿尔萨斯洛林这个帝国最大的煤矿和铁矿资源产地都划成了可以放弃和谈判的筹码。
只不过这些努力都收效甚微,法国被沙文主义裹挟,他们还想再打一仗,用武力夺回阿尔萨斯洛林,这样能够彰显他们不靠德国的施舍也能夺回自己的领土,而这一次他们将不会独自作战。
奥古斯特最不理解的就是自己明明在各种地方都暗示了德国是可以妥协的,是可以做出让步的,只要法国愿意缓和与德国的关系,那德国也不是不能将阿尔萨斯洛林还回去,但法国政府对这件事情兴趣寥寥,他们认为靠嘴要回来总感觉不能彰显法国的实力,法国一定得跟德国打一架,把德国打服了,光明正大的把阿尔萨斯洛林要回来,这才算完。
法国的人民对普法战争的失败耿耿于怀,法国资本家为了煽动战争,扩大需求,他们也乐忠于炒作民族仇恨,因为有战争就等于有需求,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他们将法德之间的关系比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欧洲大陆不需要两个霸主,德国迟早会灭掉法国,法国必须做好准备。
这种极具沙文主义和帝国主义色彩的言论很能激起民众的爱国之心,他们认为对德国发动战争,夺回自己丢失的领土才是挽回尊严的最好办法,他们不相信德国作为欧洲霸主会选择跟法国和睦相处。
你作为一个欧陆霸主,你不去揍其他国家?这句话你说出来自己信不?国强必霸,只是手段的问题,强大的国家一定会想办法把世界霸主的位置抢过来玩一玩的,到时候为了得到更好的出海口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