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绝不退缩(2/5)
北边的东海王,兵锋正盛。是我们最大,也是最近的威胁。”
公孙战也接话说道:“王爷,崔参军说的对,邯郸城距离邺城,已经很近了。东海王,一旦往南进攻,很快就能打到邺城。”
成都王听后,低头沉默了一阵,谁都知道现在的局势,对邺城极为不利。
“二位,说的都对,所以本王决定,北边,为主要的防御方向,至于,南边的楚王,现在还离的远。咱们可以,先放一放。”
参军崔旷,也是看出了成都王的担忧,宽慰道:“王爷,邺城与濮阳,现在已经成了,犄角之势。楚王若想从南边攻打邺城,得先解决掉,东边濮阳城,木万年的3万人马。”
公孙战也是附声道:“王爷,不必过于担忧。楚王如果不理会东边濮阳城的木万年,那楚王攻打邺城的人马,就极有可能,被濮阳城木万年的3万大军,自东向西,切段后路。”
崔旷点头表示赞同,强颜欢笑道:“一旦楚王攻城的人马,被濮阳的木万年切断后路,到时候,木万年在外,邺城守军在内,里应外合,楚王兵败的可能性将非常大。”
成都王也明白,这是手下人宽慰自己的话。
正因为不信任木万年,才将他调去濮阳。
但是,人还是要往好的方面想。
就算木万年不救援邺城,但只要他按兵不动,就是一方战略威慑,楚王就不敢,毫无顾忌的,全力攻打邺城。
当然,最坏的情况,就是木万年倒戈,这对木万年来说,没有任何心里压力。
在濮阳倒戈,总比在邺城倒戈好,这也是成都王调他去濮阳的原因之一。
冯玮的大军,抵达了荡阴后,就在这个东海王司马越,兵败的地方,安营扎寨了。
这是个耻辱的地方,冯玮希望将士们引以为鉴,不要大意轻敌,重蹈覆辙。
此时,门外有个小兵,送来了一封信。
冯玮收到信后,交给周璃,周璃看了后,说道:“这封信是吕宋岛岛主,宋施霖给楚王殿下的,宋岛主说,希望楚王殿下退兵。”
冯玮知道宋施霖不会说空话,如果自己不退兵,就免不了要和他大打一场。
“周将军,信上有没有说,如果本王不退兵,会有什么后果。”
周璃缓了缓,说道:“他说,如果楚王殿下不退兵,三天后,在前方的小树林,与楚王殿下,再分高低。”
冯玮来之前,就考虑到,要面对宋施霖的挑战。
所以,冯玮带着令狐不归,拓跋文滨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