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准备叫停交换?(2/3)
骑兵冲进步兵之中,接下来就是屠杀。
“不可能!”崇祯再次的摇头,似乎是在给自己打气。
正想着,外面传来王承恩的声音,“皇爷,到了。”
崇祯从轿子里面走出来,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儿,“王承恩,选秀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回皇爷,清明刚过,皇后娘娘已经开始忙活这件事儿了。”
崇祯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哦,朕给忘了这茬儿了,算了,告诉皇后娘娘,朕用不上了。”
“啊?”王承恩不禁有些懵逼,前日还催的那么近。
今日,因为朱常淦宴请富商巨贾的事情,崇祯在襄王府咆哮、怒吼……直言今天是最后一天,之后再也不和朱常淦交换身体。
他可不是说说就算了的。
再加上白天的时候,他不仅听到了袁贵妃的声音,好像还听到了皇嫂的声音。
这如何得了?
崇祯承认朱常淦在捞钱上比自己强,在火器改进上也有一手,但瑜不掩瑕。
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将祖宗礼法置之不顾。
他准备暂时叫停和朱常淦的交换。
……
等崇祯再次回到乾清宫,看着案牍上面的奏疏。
整个人再次陷入沉默。
最上面的一封,刑科给事中的奏疏。
崇祯展开,
“今日之旱,殆非寻常灾异也,天下财赋之地,已空其半,又遇骄阳亢旱,吴、越、楚、豫、燕、齐之间不知几千万里,是所未尽空者,殆将并空矣。”
第二封,河南巡抚的奏疏。
“山东和河南冰雪还未消融,农民们误了时节,无法耕种,秋收必然减产。”
第三封,辽东沿海总兵陈洪范送过来的战报。
“皇太极派弟弟武英郡王阿济格联合朝鲜,前来攻打皮岛……”
第四封,洪承畴奏报河南剿匪事宜。
第五封……
这些奏疏的背后都有票拟,比如辽东沿海总兵陈洪范递过来的奏疏,后面就有兵部尚书杨嗣昌的笔墨批注。
杨嗣昌直言“陈洪范、沈世魁进援朝鲜虽不足,但守住皮岛则绰绰有余,亟当分布要害,扼其入犯之路。果有渡海声息,以主侍客,出奇待之,自可得志。”
对于杨嗣昌的说法,崇祯是认可的。
皮岛上的东江总兵沈世魁有12000多人,再加上陈洪范带过去支援的8000人,将士两万多人。
此外,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