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捐钱?(3/6)
李自成战,大捷。
可惜就是太少了。
要说锦衣卫不算吗?
不算。
这时候的锦衣卫早已经不是天启年的锦衣卫,过几年崇祯上吊殉国的时候,所谓的15万锦衣卫在哪里?
他们投降了,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带全体锦衣卫投降了起义军。
那现在大换血呢?
直接将骆养性等人给杀了,换一些人上去又怎么样?
杀了骆养性他们,锦衣卫也不会回到自己手里,因为投降的不是骆养性一人,而是整个锦衣卫。
如堂上指挥王鹏翀、乔可用等诸多锦衣卫高级将领后来都在清朝做了官。
不仅如此,后来满清收编了整个锦衣卫,改名成了銮仪卫。
这也是为什么朱常淦与崇祯对换身体之后,召见的第一个人是曹化淳,而不是骆养性。
曹化淳见“崇祯”不说话了,抢先开口道“陛下,今日朝会,温体仁想将勇卫营调往南方剿匪?臣以为不妥。”
这也是他匆匆而来的原因。
“……”朱常淦打量着他,仍旧不说话。
曹化淳硬着头皮继续说道“陛下,京都地区,京营人马十五万人,而陛下手中仅这7600人,若再调往南方剿匪,陛下手里便再没有一兵一卒可用。”
“若后金再次入关,谁能阻挡其铁骑?”
朱常淦终于有了动作,“曹公所言,也是朕之所想。”
在朝会上,温体仁提出想调勇卫营南下剿匪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这打算。
不仅不会将勇卫营一分为二,而且还准备扩充人马。
相比南下剿匪,京都才是根本。
如果京都都丢了,就是把张献忠给灭了,又有什么意义?
朱常淦的一声“曹公”,听在曹化淳耳中却如雷霆炸响,脸色大变,跪倒在地,“陛下……臣当不起陛下如此称呼。”
因为这一声称呼,
上一次出现,还是魏忠贤时候,那一句“魏公”“九千岁。”
昭示着权倾朝野,
更是陛下的杀心。
而魏忠贤的下场,他看的比谁都清楚。
这几年随着圣眷愈隆,他的内心比任何时候都恐惧,这也是为何他已经两次请求告老还乡。
“蔼,朕是真心和你说说话,没有半分忌惮的意味。”
朱常淦鞋都没有穿,从凳子上快步走过去,将曹化淳给扶起来,“大明风雨飘摇,朕所能依靠的人,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