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国子学盛况现(2/17)
识,是当初在吏部当掌故的时候认识的。
五十多岁,谈不上多熟,也仅仅是认识。
不过裴行俭相信,他现在只要收到自己的信一定会把事情办得好好的,他在长安很需要自己这样的“友人”。
他先行准备,这样才能把势头造起来,薛仁贵回去后才会更有面子。
李承乾回到长安去了国子学。
权衡之道讲的是一碗水端平,讲的是不厚彼薄此,国子学里的勋贵子弟才是今后朝堂上的中流砥柱。
今后也只有他们的支持,政令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国子学的学子比楼观学的学子沉稳很多,一板一眼的行礼,明明行规无任何逾越之处,可李承乾却觉得有些不自在。
总觉得国子学的学子和楼观学的学子相比多了几分沉闷,少了几分随意和洒脱。
看着他们,李承乾总觉得自己像是去别人家做客的孩子,浑身不自在,总觉得拘束,坐立难安。
明知道这想法是错的,可心里总想快些结束这一切,快些的回去。
李承乾在国子学待的时间很短,寒暄了几句,问候了几句,想了想好像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起身就去了夫子庙。
拜别夫子之后,李承乾就离开了国子学。
走到国子学的大门口,看着干净的有些过分的白墙,李承乾总觉得这就是遗憾。
今后怕再也看不到全国各地的学子坐在国子学门口如痴如醉的背诵着《师说》,背诵着《陋室铭》。
然后聚精会神的临摹着为往圣继绝学这样震耳发聩的话语的盛况了。
“太子何必叹气!”
“舍人的意思是?”
王鹤年笑了笑:“我们就在眼前,一切也并不是不可挽回,明知有遗憾不去做才是最大的遗憾。
况且。
如今一片雪白,就如开天辟地的混沌,对太子而言这不是遗憾,而是新的开始,比之以往更耀眼!”
李承乾有些忐忑道:“我可以吗?”
寇夫子不假思索道:“其实臣觉得,这本来就该由太子来写,如今空白一片,正好合适,太子稍待,我去给太子找笔墨和梯子来。”
第2/2页)
寇夫子说罢直接朝着一不良人跑去,见眼前这不良人点头哈腰的就来气,上去就是一脚:
“快些,太子要写字了,去找梯子和笔墨来,记着啊,是在墙上写,笔多准备一些,多喊点人,再这个怂样子,小心我踢死你……”
不良人记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