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义军新策(7/8)
回答道:“可以,这简单,明天我就去宣传,让天下英才都知晓我们义军的科举盛事。”
武百点了点头,继续问道:“现在咱们义军控制范围内,有多少宋朝旧官还在继续担任原职?”
马灵略一思索,回答道:“大概有七成。”“我想把这七成都给换了,全部换成自己人。”武百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马灵立刻明白了武百的意图,他接口道:“我懂,主公行科举就是为了选拔新官员,对吧?”
“不全对。”
武百摇了摇头,继续道:“我还要给咱们义军找点真正的谋士。”
马灵听后,若有所思地问道:“主公,我知道科举,但是不了解。”
“你给我讲讲大宋科举吧。”
武百声音洪亮,如同撞钟击磬:“马灵,我来告诉你大宋科举之精要?”
“那进士科,便是读书人心驰神往之圣地。”
“《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更有学究、明经、明法等诸般科目,皆是考验士子真才实学之难关。”
“待到秋来初选时,冬季礼部聚群英,春暖花开赴考场,这一步步,哪一步不是对学子们的极大锤炼?”
他豪气干云地接续道:“春风得意之时,那些金榜题名的才子们,名字镌刻于皇榜之上,光耀门楣,天下皆知。”
“此等荣耀,岂能是寻常之辈所能享有?”
武百话头一转,脸色骤变,凛然道:“然而大宋科举,大多选出来的都是腐儒。”
“我等岂能甘于此道?我们要行自己的科举,选出真正能为我等所用之人才!”
他继续激昂地说道:“除了那进士科,其余诸科皆为我等所需。”
“我们要办自己的科举,不仅选拔满腹经纶之士,还有那足智多谋的策士。”
“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助我等一臂之力,共谋大业!”
武百顿了顿,接着慷慨陈词道:“宋朝的科举制度,那是他们为了选拔官僚而设的。”
“乡试、会试、殿试,一级级考上去,考的是文化素质、知识面,还有政治素质。”
“可是,咱们义军,岂能走他们的老路?”
他话音一转,激昂地说道:“咱们要的,不是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书呆子,而是有血有肉、有勇有谋的好汉!所以咱们的义军科举,自然按照咱们的规矩来。”
武百继续说道:“咱们的科举,不考那些酸腐文章,而是要考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