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初试(3/4)
,精准范围大约两百公里。但在设定观察一个方向后,就会无法顾及其他方向。想在范围内完全监控的话,距离就会缩短到八十至一百公里之间。
而这些距离所能看到的精细程度,在一比一放大后是可以做到身历其境的感受,这是大贤者之塔的优势。
人造卫星上的奥术之眼,设计上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如此的精度,而是以观测距离与范围作为主要需求。所以某人看起来的感觉,两者间就像是4k的分辨率去跟像素风作比较,完全没有可比性。
不过卫星图还是可以作为修改地图的参考依据,只是要先考虑用哪种投影法来做呈现。也许经典的麦卡托投影法,会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就在林还在思考的时候,卡雅又提示说道“老师,第三阶段的深空摄影镜头准备好了,是否要开启?”
可以记录影像的魔法很多。当初自己在大贤者之塔时期,设计的各种监视画面做成影像,不但可以重复播放,而且画面、声音都十分清晰,谁放屁都听得出来。
但那些影片,除了倚靠魔法塔的能量池外,不可能靠着浏览器魔石等级的介面,传输、播放,因为占用的容量太庞大了。最可怕的还是帧数,所有的测量方法,迷地所纪录的影像测量其帧数都直接爆表。
深入研究才发现,魔法的影像信息发展,并不像地球是从相片、胶卷影片开始,一步步发展起来。也就是说迷地的影像信息,并不是利用一帧帧的画面,再利用人类视觉暂留的生理特征,形成一种会动的错觉,事实上只是一幅幅图片连接起来而已。
迷地魔法所留下的影像信息,就是一种涉及到时间与空间的历史纪录;对所有影像,都可以做到空间化的位移。也就是说可以直接调转画面,看到被某人或某件物体所遮蔽的情形。
要研究其背后原理,那是高端到没边的,某人直接捉瞎。这也难怪光靠魔石的权能蕴含量,根本不可能储存或传送其数据。
了解到这一点后,当然就可以想办法弄一些阉割版本的影像信息,提供基于魔石的介面可用来播放、记录和传输。相关的研究对某个不务正业的人来说,是磕磕碰碰的,直到前一阵子才有初步的成果。
做法当然是仿照地球的思路,将画面截成一帧帧的静止图片,然后再连续播放。取大概vcd的画质,25fp,就成功让影片可以在魔石介面上传输、播放,甚至耗费的权能还比传输迷地版的图片还要轻。这背后的意思是,迷地版的图片其实还有秘密在其中。
而这个新出炉的迷地版影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