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紫气东来·大庭旧都(3/6)
与老子论道。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哦!”老子眸光一亮,喜而抚须道“却是圣人道,不知此友名何?”
风允目缓,轻声道“王阳明,以心为学。”
“心学……”
或许是风允有意为之,周遭之人却是不能听清这三个圣人语。
老聃抚须,莫名风允之举。
风允只道“圣人道,此时却不易传之,需诸子自悟。”
“诸子……”老聃扫过那参悟道行的众人,缓缓颔首。
“却可为诸子。”
说罢,继续望着风允,最先之问,风允如何抉择,他还没有得解。
风允望向东边,海浪不绝。
“不破不立,与其等待坍塌之日,不如在苦难中磨砺人族,以灾厄养英雄,诞育气运之子,到时面对终决之日,也能有力挽狂澜之可能。”
这是风允的抉择。
老子似早有猜想,此时得证,笑语道“确是风子之性格,但,风子如何不自己去处理。”
“以风子的天资,近圣将破,而所谓半圣、亚圣、至圣,也不过是刹那之间,那时,未尝无抵挡天地大势之能。”
风允摇首。
“天地人之灾厄,无穷尽也,人族唯有自强不息,方能长存,允的出现是一个特例,但允希望为人族留下一份底蕴,能让每一代,都能出现这样的特例。”
“所以,允需做的,是趁着尚存之岁月,让人族亲自去历程,而不是等待单独之人,救世而前。”
老子赞赏,也期许。
“或许老夫,也能走这样的路,但却不是风子的方式。”
老子指向东边。
“风子是欲往东吧……那老夫就往西去,各尽其能,为人道而行。”
如此,两人的抉择,都彰显而出。
“往西……”风允对老子行礼。
“允,多谢老聃先生成全。”
为何要谢,自然是风允要不破不立,那如今已经破损的地方,需要有人扶着,以免破碎过大,再无立起之可能。
风允要在东地行大势之术,西地就绝对不能出问题。
老子此言,就是在说,愿意为风允兜底,前往西方镇压。
“莫谢,老夫本就欲去看看,那《山海经图》,真正的模样。”
老子眼中,闪过一片片《山海经图》,他缓缓吐字“现存之九州,不过是仿照山海之九州而成,人族自留之地,始终太小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