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周公解梦》(5/5)
九鼎自出,他是不能还归去的,这是九鼎的意愿。“风子。”在召公之侧,有一壮年,黑须长面。“风子,这位是郑公之子,郑掘突,为此时郑国君。”召公为风允介绍。而郑国君孔武有力,一礼又道:“风子,早先闻我父与您相谈甚和,不知可对郑国事多言乎?”可见,这郑国君眼中,还带着悲哀之色,怀念之意,是一孝道之人。风允将所记的,与郑公所言,一一告知。郑国君拜谢之。风允摇首。“郑公本欲调停战事,可妖邪非人,不顾其言而害之,却是无奈。”闻言,郑国君捏紧手心。一旁的召公不欲风允多说此屈辱之事,紧忙道:“风子,不若入城,修养几日,再往东去。”风允往东,与老子赴约之事,却也在旁枝末节的话语中,被各国所知,一路上,此时怕都有人在备,以添行囊,助风允行路。风允摇首。“下次再入洛邑吧,余不欲停留。”风允指向马车道:“车内,有两份《列国》,还望能派遣一队,送其一至安地,另一则留洛邑。”“《列国》……”召公一笑。“自无不可。”他也不强留,或者根本没有留风允的想法,不然也不会在城外堵路,截留风允。风允拜别。“风子,且腾出书,以马车离去啊。”风允闻声,摇首。“不必了,马车方便写书,但不方便行路,此番允也该赶赶路了。”九尾一出,祥瑞骤显。一步一祥云,一步一青莲,辗转之间,风允已经消失在洛邑城外。“风子……”召公远望,闭目而叹。他何曾不想以洛邑之气运,加持自身,镇压风允,夺回二鼎呢。但是九鼎不许啊。这成周之地,说到底,还是没有天子,无法强令九鼎。“天子……还是得快些接天子宜臼归成周啊。”望向郑国君,召公道:“掘突啊,于你所谈之事,需快快行之,待天子东迁后,也可讨功,谋一公位。”拍了拍郑君肩膀,郑君颔首。“掘突不敢忘先君之意愿,辅佐天子,以扬姬姓周族,是为大者!”“嗯。”召公颔首。“去吧,先带兵马前往南申,不能让那姜姓的申候,一直把持着天子,要让天子信任我们,让天子知晓,姬姓周族,才是天子的依靠。”“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