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章:管仲·法治之道(千)(4/6)
邹衍撇嘴。
夫子?
他都只能叫允师的。
气鼓鼓坐下,邹衍仔细打量着管仲……
内心得出评价平平无奇,满身土气,看之谦卑无志,面皮极厚,乱攀允师为夫子,哼。
这边,风允轻笑,邀管仲坐下,道“吾并未居在驿传,夷吾去之也不得见。”
管仲恭敬坐下,以弟子礼行之。
但随即,管仲微怒。
“夫子怎来了客舍,可是驿传看守无礼?”
管仲还以为风允如今也要居住在客舍,所以气愤。
风允忙道“并非,如今吾暂居典籍宫内。”
这下,管仲愕然。
“典籍宫?”
典籍宫可是一国重地,就是国内的宗亲都不得看全,怎能让别国之人居住呢?
“夫子之名,响彻彭蠡泽周遭啊,各国无不敬重。”
管仲叹服道。
风允笑而摇头。
“名望罢了,礼而敬之,但实际如何,各国有各国的行事准则,我前往何地也是依照各国的准则来谋事,不越雷池,不自大而为,不然名望也拦不住大辟而斩。”
闻之,管仲称是。
风允扫视管仲一身。
道“夷吾是在桐国行商?”
听风允询问,管仲紧忙道“回夫子,夷吾在大庭时闻夫子学,欲知民之需,须随民之行。”
“遂随民之行,探寻民之所需,以民为本,寻强国之道。”
民本思想?
是,但非是那仁慈之民本。
管仲在大庭时与风君论,若是一国之间,突然无礼制,那国会如何,是否会和越国一般,野蛮生长?
可见,管仲之思想,并不安分守己,隐隐含有霸道之气。
遂,管仲之道为法也!
法规,法治,重民而强国之道,这才是管仲所欲寻的道。
风允明白了。
而此时的管仲也清楚自己的道,他此时就是在为自己的道积累民本之术。
“何为民?”风允询问。
管仲微愣,但紧忙坐好,以弟子之礼答。
只见他周身文气激荡,已有二流文人之态。
文气化雾,笼向四周。
四周的游行之人听到管仲之声,都不由地对管仲起了敬意,沉浸入管仲之道中。
邹衍蹙眉,他那小小的文气不断抵挡。
“夫子此前在大庭所言,国君之下,皆为民也,给了夷吾极大的启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