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学校的大好处!(二合一)(4/5)
了一堆辫子戏……
不过他们能引进这么多剧,而且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到现在,也有十年了,这么长时间的合作,肯定跟内地各大电视台、以及宣传平台都关系匪浅。
“不过我一开始也没想直接做影视,这个投资太大,而且风险也高,那时候我们先搞的编剧团队,叫南瓜创作中心,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
“有所耳闻。”陆恒道。
旁边的蒋雪柔笑道“其实大家不知道,南瓜是我们给我儿子起的名字,后来觉得有意思就直接变成我们团队的名字了,最多的时候有二十多个编剧呢。”
“难怪。”陆恒恍然。
不过他的恍然,是为什么以后他们拍一部火一部,大概就是因为,他们的剧都是编剧中心制。而且这么多编剧头脑风暴,总能碰撞出好创意,一起挑错,也能避免很多误区。
“你们给孩子起这个名字的确挺独特,估计以后说不定会有人模仿。”陆恒笑道。十来年后,也不知道从哪个明星开始的,一窝蜂给孩子起吃的名字,什么小糯米小汤圆小泡芙小酸奶小土豆甚至包饺子都有……
随后他们签订了未来五部剧的制作,到时候双方投资额不得低于预算四成,也就说,他们两方至少达到投资额八成。
除此之外,演员方面两家都有优先权。
陆恒这样做,当然利润会降低,但可以快速扩张,他脑海里那么多剧,如果只靠他一家来拍,如果资金够的话肯定可以铺大,但关键他资金没那么多。
而跟他们合作,效率会大大提升,麻烦会降低很多。而除了这些剧,陆恒还可以腾出手来拍其他剧,更快积累资本。
谈妥后,陆恒才知道,他俩只是把公司地址注册在海岛,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京城住,包括他们的孩子,也在京城上学。
陆恒忍不住竖起拇指“好想法。”
这跟未来那些一窝蜂跑霍尔果斯的差不多。
接下来几天,广告拍摄和元宵节彩排都有条不紊的进行。
甚至陆恒还见缝插针的挤出时间继续录ep,还要跟从央视找的一位导演确定v方案——至于霍健起,现在打死不拍这玩意儿了。
反正最近挺忙的。
忙里偷闲,只剩下半夜有时间打友谊赛了,每次李晓冉都抱怨睡眠不足,让陆恒忍不住拍翘处
“你天天撅着睡到日上三竿,我一大早就要跑出去,你还不愿意了?”
“难道你不知道人是有生物钟的吗?”
“那都是哄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