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和平论(2/3)
作量也是巨大的,同时还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事情,也几乎牵扯到了整个大唐全部的部门。所以即使是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方琼也不得不慎之又慎的仔细斟酌。
第二天早朝刚刚开始,群臣就继续在突厥的问题上开始了争执。以侯君集为首的兵部继续主张出兵讨伐;而以长孙无忌文臣为首的还是主张求和。只有程咬金、房玄龄没有说话,他们俩是知道皇上的意思的。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朝堂上争吵不休的群臣。他耐心地等待了一会儿,直到大家的情绪稍微平息了一些,才开口制止道:“众位爱卿,都停下吧。”他转头看向高权,吩咐道:“高权,把那块匾额拿出来给他们看看。”
随着高权一声令下,两个小太监迅速抬着一幅精美绝伦的匾额走到朝堂的最前面。匾额上刻着几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大臣们纷纷凑上前去,想要一探究竟。当所有人都看清楚匾额上的内容时,他们不禁呆立在原地,面面相觑。
李世民看到朝堂上鸦雀无声,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众位爱卿,你们可知道这匾额上的意思?和平并非轻易求得的,和亲除了能消磨我国士气之外,并无实际益处。唯有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疼痛与恐惧,和平才会真正降临。”
兵部的大臣们听完这番话,腰杆儿都挺得笔直,心中暗自欣喜。他们以为皇上终于要下令出兵了。然而,李世民接下来的话却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他们头上:“但是,我们目前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发动战争。我希望你们回去好好思考一下,是否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五日后我们再议此事。”
这番模棱两可的话语实际上是为了给方琼争取完善计划的时间。李世民希望在这五天内,方琼能够拿出一份完整的计划供他们商讨。否则,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了。
此时,虞世南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跪在李世民面前奏道:“陛下,敢问这匾额上的字是出自哪位高人之手?能写出如此深刻见解之人,必定是才华横溢之士。何不将他请入朝堂,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呢?”
侯君集也赶紧附和道:“是啊陛下,此人见解独到,一针见血。实乃栋梁之才,我兵部正缺少这样有识之士。望陛下能将此人划归兵部。”
李世民听后心中暗自满意。他之所以先将这块匾额展示给众人,就是为了在大家不知情的情况下让他们觉得这人是大才。这样一来,日后将方琼的方案拿出来时,阻力也会小很多。毕竟大家都说这位神秘人物是栋梁之才了,那他提出的方案自然也是极具价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