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什么是国际巨星啊(二)(3/5)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前者是华夏人拍的,在北美的上映时间也晚于内地,所以重量级奖项里,只拿了个最佳外语。
好消息是,有了这个先例,《洪荒》想要再次拿奖,也拥有了可以运作的可能。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现在,外国人对于华夏的了解早已没有那么狭隘和无知了。
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深更半夜也很安全的国家,那里各种基建设施非常完善,遍地都是美食,拥有着无比厚重的历史文化。
在了解了这么多的情况下,再想用《卧虎藏龙》这样的作品去打动评委,几乎是不可能的。
好消息是,《洪荒》的题材比武侠更加久远。
那是远在朝代还没形成的蒙昧时代,那时的华夏还是一个个部落,人们面对无数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用味道想象力编织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神祇。
这些,是华夏人最早的精神图腾,同时也是华夏人文化精神基底的彰显。
人定胜天!
这是远古先祖传承给后代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因为先人连深都无所畏惧,才有了后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有了后人的“敢叫日月换新天”。
像这种天大地大人最大的思想,在国外其实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毕竟在国外的宗教里面,人的一切都是由神赐予,人应该对神感恩,如果敢有不敬,就是灭世的大洪水。
但是神是仁慈的,他会让人造方舟,给族群留有一线生机。
所以人类又都感谢着神的仁慈,却不感谢造出方舟的诺亚。
这就导致,外国人根本无法想象华夏为什么看起来,好像没有信仰。
其实华夏不是没有信仰,只不过这种信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唯独不体现在面对困难时的虔诚祷告。
无数的案例告诉人们,向神祈祷是没有用的,终究只能靠自己。
像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再目前的美国还是相当吃香的。
所以《洪荒》能在网上获得那么多的拥簇,路人在看完电影后,会对它表达的精神赞口不绝。
至少从目前的影评来看,无论是路人还是专业影评员,都觉得《洪荒》非常不错,并且还具有着独特的东方哲理,非常具有深度。
除了没有黑人演员以外,基本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瑕疵。
不过因为这本来就是一部华夏电影,华夏那边又不产黑人,所以政治正确当然也无法套到《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