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回赠(3/5)
更是内外交汇的大都市,整个东夏以至整个亚洲最为繁华的明珠所在。想要拿着麻袋整箱整箱的往回挣银元,唯有在魔都才可以。这句行话,京城和津门的观众都爱听。唯有沪上的百姓听的不顺耳,觉得有点嘲讽他们是只懂钱,不懂戏的土老帽的意思。凭什么南方的观众,就不如津门的观众懂行呢?人争一口气。所以在沪上听戏,大家都听的走心,看的认真。年少曹轩看见翻跟头的,就在那里炸炸呼呼的鼓掌。看见杨小楼这般精妙的步法,却不懂的得欣赏,正好像一个刻板偏见里,不懂的戏的外行山炮的样子。偏偏又坐在他的先生那种资深大票友戏迷的身边,这才被其他人用玩味的古怪目光盯着看。听老师拆分的说清楚,曹轩那时才有点明白些个中关键,凝神往戏台上看去。但那时胡琴哀婉,已经到了项王坐看虞姬舞剑的环节。他无法再去回过头揣摩先生所说的台步的了。“可戏,看戏如看画,需要分解的讲出来才能看明白所以然的人,终究不是有缘人。小轩啊,翻跟头和走台步的区别,你还有的要琢磨呢……也不知道什么你能想得通,看的懂喽。”“这出好戏,让你这样心浮气躁的看下去,真是浪费。”先生的神色有些落寞,微微摇头,叹了口气。那一次。老师没有用扇子敲他,曹轩看到老师那种惆怅的神情,却比扇子骨敲在额头并不算太痛的感觉,更让他心情发堵。时光如流水。曹轩早已功成名就,成为了被无数人敬仰的大师和画坛领袖。他从心底依然没有很爱上听戏,却时刻记着先生的教诲。这些年。他不常听戏,可只要走进观众席,无论是国家大剧院的专业演出,还是一些海外业余票友小剧场里的搭班演出,乃至家中播放的唱片。但凡曹轩听见夹杂着胡琴鼓点的戏腔入耳,他总是会听的很认真,也总是会想起,他的先生,折扇缓缓和着台上的唱词,在手中微拍哼唱的样子。台上的电灯灯光洒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那时的他,总像一尊石头雕成的塑像。“先生。我后来想明白您要说的意思了。”曹老爷子微微叹息,泪水顺着他的脸颊一滴滴的滴落了下来,滴在了这张珍贵的老照片之上。那天自己的老师话语中的隐藏的含义——戏台上杨老板埋的那六步半台步的一减一增,和国画大师绘画作品的相似点,不就都是那“讲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