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正阳布业的策略(2/3)
与其等他们慢慢被收购,何大清倒不如主动出击,将这些布业吞并,把正阳布业,打造成为了全京城乃至全国数一数二的布料企业。
“好,我支持!”
陈雪茹越听越觉得震撼,之前何大清指点她,趁着扫盲活动,扩大绸缎庄的生意,陈雪茹就佩服何大清的商业头脑。
只是,陈雪茹没想到,何大清竟然想要在公私合营之后,利用公家的资本,来进一步扩大规模,这是她万万不敢想的。
不过,若是借着这次机会,将绸缎庄做大做强,不也是从某种程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吗?
当然,何大清可忙着呢,他只负责出谋划策,具体的实施,还得陈雪茹这个二把手来掌舵。
京城虽然繁华,但大部分都是绸缎庄,算是铺货渠道,真正的上游染坊制造业,基本都集中在鲁省。
为此,陈雪茹不得不亲自去青岛潍坊等地,跟一些染坊老板商谈。
反正,现在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何大清和陈雪茹的这项举措,等于说是搭上了顺风车。
只要价格公道,公家那边,完全答应。
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陈雪茹的努力下,正阳布业就收购了三家染坊,这些染坊,也都是发展了百年的老染坊了,能熬过战火的洗礼,没一个简单的。
而有了充足的供应,正阳布业在京城的这些店铺,竞争力可就强了不是一星半点了。
何大清更是将布料分成了三六九等,对于底层百姓所需要的布料,一律比之前便宜了三分之一的价格,而对于中上层人士的布料,在原有的价格基础上,却将质量水准又提升了不少。
如此一来,各大店铺的销售额,开始以十分恐怖的速度增长起来。
正好是春天,不少人都需要换季衣服,而正阳布业的布料,不仅便宜实惠,质量也杠杠的,虽然面料粗糙,却耐用啊,谁不想买呢!
当然,作为正阳布业的竞争对手,其他一些绸缎庄的老板,日子可就难过了。
他们的规模,本来就没有正阳布业大,供货渠道也有限,加上各种成本,若是不按照正阳布业的价格卖,他们的产品卖不出去。可若是按照这个价格卖,卖一匹,就亏一匹啊!
这生意,没法做了。
“陈老板,你这是在破坏市场,如此下去,让我们这些人,如何活啊!”
这天,赵氏布料行的赵老板,连带着其他几家绸缎庄的老板,都来到了正阳布业,一个个面色不善的看向陈雪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