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陛下,臣请治吕布之罪!(4/23)
。
刘协闻言撇了撇嘴,将双手背在身后,闷闷不乐道:“走吧,上朝去。”
说完就大步向宣室外走去。
法正等人连忙跟上。
……
承明殿。
金乌初升,熹微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承明殿巍峨的朝堂之上,映出一片金黄。
百官身着朝服,依照品阶序列恭敬站立。
刘协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威严而不失亲和,他微微抬手,声音沉稳有力:“众卿平身,今日早朝,诸位可有要事启奏?”
话音落下,郭嘉率先出列,朗声道:“陛下,截止到年底,公共学塾已经于大汉一百一十个县内设立完毕。”
“明年将会继续增设,预计在五年以内让全国各地的主要郡县普及开来。”
“此外,关于初中、大学的创立也在计划中,年后臣将提交一份具体的施行内容。”
公共学塾为的是普及教育,普及教育是为了科举制改革打基础。
按照刘协的设想,公共学塾分为三个部分。
分别是小学、中学以及大学。
小学就是在各地的县内设立,等到小学毕业后,成绩优异者考入进入一郡中的主要治所读中学。
中学毕业的成绩优异者,则进入各个州内的治所读州立大学。
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是三年一阶段。
大学需要交学费,小学和中学则是学费全免,等到大学毕业后,就可以报考国子监了。
这才是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流程。
目前设立的就是小学,在小学的全面铺设过程中,中学和大学也会慢慢设立。
“爱卿辛苦了。”
刘协点了点头,看着郭嘉憔悴不少的脸色,心里也是有些心疼。
郭嘉为了科举制改革当真是拼命啊。
回头得让华佗去给他开几副补药,不然照他这样下去搞不好会英年早逝。
诸葛亮也上前一步补充说道:“陛下,国子监以及小学的教材也都已编撰完毕,并交给了冶造局刊印。”
诸葛亮办事刘协自是放心的。
闻言倒也没有过多追问。
两人禀报完以后,其他大臣们也都各自上奏,围绕着赋税、律法修订、商贸往来等诸多国家大事各抒己见。
一时间,朝堂上气氛热烈,文官们你来我往,讨论得热火朝天。
不过在这热烈的讨论中,一旁的武将们却显得格格不入,百无聊赖。
吕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