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轨道货车,何为第一生产力?(1/23)
“农业乃国强之本,商业乃国富之根,二者缺一不可,不能顾此而失彼。”
“商人重利不事生产,此乃商之弊也,重商则会废农,故而想发展商业,必须要使农业强盛。”
“农业强盛的关键在于提高生产力,只有在百姓们有饭吃、吃得饱饭的情况下,商业才能繁荣。”
“所以朕首先要与仲达和孔明你们说的就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发展技术。”
刘协目光炯炯地对二人说道。
他今天要与司马懿和诸葛亮谈论的是大汉未来要走的道路,以及发展方向。
但司马懿和诸葛亮闻言却面面相觑。
提高生产力?发展技术?
这是他们前所未闻的新鲜词汇。
司马懿有些尴尬地问道:“恕臣愚钝,敢问陛下这生产力和技术……作何解?”
“很简单。”
刘协笑了笑,耐心地向二人解释道:“拿织布举例,一匹布长40尺,幅宽2.2尺,一个熟练织工一天可以织布一匹左右。”
“但在朕发明出建安机之后,这个速度就被提高了数倍,织工花费同样的时间能够织出更多的布匹。”
“这就是技术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织造技术提高,所以生产速度也随之提高。”
刘协举了个简单明了的例子。
他所制造出来的建安机对于这個时代的纺织业来说就是降维打击,大大提高了布匹的生产速度。
“原来如此,臣明白了。”
诸葛亮恍然大悟,接着反问道:“陛下的意思是通过发展技术来提高粮食的产量,保证农业的稳定?”
“是极!”
刘协微微颔首,并且笑道:“诸如水车、筑堤、建安犁、引渠灌溉,这些都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技术。”
“不过这些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进行钻研,实现粮食产量的大增。”
“比如朕就在梦中得高祖所授的《天工开物》中提到过一种大棚种植的技术,在冬天都能种出寒瓜;还有一种名为红薯、土豆的作物,亩产可达到三十石以上,可代替小麦作为主食。”
刘协说完,司马懿和诸葛亮双双震惊。
在冬天种出寒瓜、可代替小麦而且亩产三十石以上的作物……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他们都听说过天子梦中得高祖授《天工开物》的传言,而且建安机、建安犁也是实实在在造出来的东西,所以即便感到很难以置信,但也没有质疑。
“陛下,不知这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