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7 普通人,骚操作(2/5)
到底,徐振涛就是个基层乡土爬起来的普通干部,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跟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一样,只是个普通人。
和徐振涛类似,对此时沙城周边地区的新生代农村带头人而言,张老板就是“排雷兵”,节省了他们太多冒险的成本。
只不过他们想要直接跟张浩南合作,体量太小,所以基本上还是以大桥镇为纽带,但对张浩南的感激,却也没有掺假。
虽不至于逢年过节去吾家埭问个好,但在大桥镇这里,送点土特产过来热闹热闹还是常有的。
钞票对现在的徐振涛来说,够用就行,再多也就是厕纸,所以他并不收钱,不过有什么好吃的,那还是爽快地笑纳。
反正姓张的畜生闻着味儿就会过来“打游击”,要是感觉不错,有些土特产就能纳入产品试验名单。
比如綦江的“茨菇”,现在就是一个规模不小的产业,而且商品利润不低,大头收入并不是生鲜市场,批发现在也不太愿意走量,更多的是“预制菜”系列。
其中“茨菇烧肉”“茨菇焖鸡”这两样,前者在倭奴卖得很好,关西地区一年也有一两千万的纯利润;后者是出口南朝鲜,然后南朝鲜一家连锁超市为了赚得更多,还签了一份oe合同,利润率不高,但总利润还在“茨菇烧肉”之上。
因此綦江几个做起来的村庄,元旦就专门送了两筐新鲜茨菇过来,洗得干干净净,随便水煮一下就能吃。
倭奴当地对食物的选择,越来越脱离正常范畴,高档食材往原生态上极端追求,而大众消费食物,又过度精加工。
除了类似精炼乳这种常见工业化食材,大多数常见食品,都是能做多软就做多软,而过油之后焖熟的去皮茨菇,其粉糯的口感,在厚厚的芡汁包裹下,是关西“美食家”群体中的高分项。
换成国内的厨子,拿这玩意儿给人吃,他们怕被自己师傅打死。
但怎么说呢,众口难调,各地有各地的口味,只要能赚钱,张老板对国外那种奇葩的口感追求,都是无所谓态度。
最多加工厂的工人会吐槽“老外”们到底图什么……
“宗桑啊,少拿点!你阿嫂回转肯定要骂我!”
“入娘的还狗叫是吧?!来人,把东西都给我搬走!”
“张浩南,你连吃带拿就差不多了,还‘一扫光’啊!”
徐振涛当时就急了,拿点儿瓜子花生就得了,咋还抓两把山核桃还有松子呢?!
这多贵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