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恩主”(朋友们除夕快乐!)(2/6)
市,不过说是吃亏,其实也没亏多少,无非是在港务这一块,少了点行政岗。
业务量搞不好还要增加,因为省内统筹,主要是建康跟广陵、祥泰的吞吐量拉扯一下,从政绩出发,建康方面主官是占不到姑苏便宜的。
下到各沿江县级市,那就是实打实的利好,其中当然包括了外沙市、江皋市、綦江市。
很多沙城、虞山超量的业务,完全可以分流过去,免得排队。
毕竟真正决定性的单位,其实是保税区,一般港区还不至于说高配。
省内也有战略上的规划,统一管理之后,手头稍微宽松一点,就可以拓展外沙市这种沿海区域,不管是填海造陆还是说外海建港,都可以把项目立起来,很多技术验证,也能有资金和环境来尝试。
比如说很多年前就立项的绞吸式挖泥船,今年才开始正式建造首艘,但现在资源整合之后,完全可以边实验边开发。
再者就是松江市是很有意愿入股的,在松江交大那里的设计方案,拿出来大家一起攒,每个方案都来一遍,问题都不大。
钱现在是烧得起的,并且只是两江省“港务集团”的自有资金,不用申请专项财政资金。
这些好消息,都是进一步提升了邱少飞在外沙市的地位,毕竟最先撬动这个机会的人,是邱少飞。
后来外沙市上一届和这一届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先跟崇州市政府说明利害,再外出寻求沿江各城市的支持,最后才打动了省府。
当然省府也不是无脑就接受这种想法,而是权衡过后,又做了这大半年的咨询、论证,才最后拍板。
至于说政务院批不批,那不好说,但两江省上下,算是把能做好的工作,都做好了。
天时地利人和都相当可以,中央的反馈也觉得很好,其中不从中央伸手要钱,也是一个重要优势。
再者就是两江省整合省内港口码头资源,也不是搞“独立王国”,该上供的那一部分,过去就一分都不少,往后自然也是如此。
种种原因之下,邱少飞转正为副市长之后,本地对他的拥护明显大增。
从干部到沿江沿海老百姓,都是非常期待外沙市的港口能够建成。
建设过程中,老百姓吃点辛苦饭,工地上哪怕做小工出卖体力,至少也不用背井离乡。
至于说建成之后的好处,有点汤汤水水给下一代,那就是不亏的。
外沙市现在和未来的甜头,便是让现在邱少飞声望在外沙市如日中天的根基,上级领导单位的欣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