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赵盾问政(上)(1/3)
第191章 赵盾问政(上)
姜娥在上河邑待了几日,可终究还是要离开的。
尽管舍不得,可晋国说到底也不是家,他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质子。
他虽然敬爱母亲,可也不能强留,况且姜娥本来就是顺道来看望他。
姬昱在送别之后又将生活的重心放到了每日的讲道和编着书籍,时不时又试验发明一些有趣的物品。
所幸这个时代没有太多的匆忙,也不用一复一日重复着无聊的工作和单调的学习。
在此阶段,姬昱对世间的思考也没有停下。
人都是有自我意识的,身边那些形形色色的人都在影响着自我的情绪。
在生活、成绩、收入等诸多方面都会存在攀比和争论。
对生活抱有苦怨的人只会在心中叹息,以精神内耗的行为折磨自己。
春秋时期的人也会有精神内耗,只不过没有后世那般沉重。
这不是说明此时的百姓生活富余,人人都是快乐的;只是这个时代的人在精神上的寄托只是单方面的,追求生活的物质条件又或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因为有礼的存在,阶级的固化使得这样的平衡不被打破,底层人追求吃饱、中层人追求利益,上层人追求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
底层的庶人对农田有着寄托,粮食的收成就是他们就能决定了一年下的情绪是否苦怨。
中层的权贵们对利益的追求超过了感情的羁绊,他们的存在是决定了上下关系的承接者,若是贵族爱庶民,则国家兴盛;若是贵族只爱自己,庶民永远只会是庶民。
至于高高在上的君主以及公室之流,他们的利益关系已经和国家相连,为的不止是国,还有自身的家室。
当底层的庶族解决了温饱,他们就想往上攀升;中层的贵族满足了利益,野心却能促使两种结果,一种为不满足眼下的利益,还想吞食君权。而另一者,便是满足了已有了利益,追求国和家的安稳。
在这样的阶层下,没有家财余粮的庶人将感情放在第一位,因为他们只有注重感情才能相互依赖。
权贵们则会根据利益的导向来确定事务的价值,他们的感情只取决于对方是否对自己有利益。
作为高层的君主没有感情上的拘谨,没有基于眼前利益的算计,他们更在意国家的得失,贪慕者会变虚伪,良善者施以仁政。所以在用人上,庸君会选择在意利益的权贵,便于控制的同时也能管理到位,而仁君会实事求是,让有贤能的贤士担任要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