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明悟知行(1/3)
颜伯仁死了,却是带着心中的喜悦而死,鲁人并没有怪罪姬昱,反倒是对他万般推崇。就连上了马车也不忘对昱行礼。
这让姬昱心中有愧,他虽然没有杀死伯仁,可伯仁确实是因他而死;无论是他投奔的动机,还是来此地为他的名义出头的私欲。
可也因为他,姬昱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知行合一。
或许很多人都把知行合一当成两个方面,把知和行区分开,认为知行不是一体,知行合一提倡的是知道的智慧和行动统一,是先知后行,又或是知后而行。
其实不然,如果把知和行分开,那两者就没有了意义;就像甲乙两人,有着不同之处却要将他们合在一起混谈。
知和行本就是一体,没有知怎么能行?而没有行又怎么来的知?
知如同感性,行可称理性,都是因为有心的存在所以产生。
写字时,脑中所想为知,所说所写为行。
说话时,脑中所想为知,所说是行。
可以说人的行为都有知行,可知行并不为一统。
写字时,会因为忌讳他人而有所保留,或在乎是否为真而将自己心中所想压抑。
说话时,会因为在意他人的眼光和世俗的偏见,不敢说真话,说真相。
知有很多种,行亦是如此。
所以姬昱所提出来的“知”,是良知,遵从良心的知。
将良知和所行统一,以良知作为指导思想,利用行的实践性去探求其中的真知,这就是知行合一。
自姬昱所悟心学之后,所行所为都有了思考。
有着先人的思想指导了方向,姬昱所要做的就是适时而变,站在自我的立场依据现状不断的思索其中的道理。
了解到了,并不一定是知道,能说并不代表着会写,这样的知,是假知。
虽然这也是知行,可这样的知行和假学习又有何异。
知和行是相互联系的,不能脱离的。知了不能行,同样也无用。
如果知道了却不能施行,那就是假知。
知后践行恪守,这便是真知。
一个人连自己的良知中的已知都不能够遵守践行的话,又谈何让他遵守道义呢?
明知国家有律法,可是为了利益以身犯险,这就是知而不行,还是处于未知。
既然知道,不去施行,说明对知的了解程度还是一知半解,没有达到已知的状态。
一知半解是为未知,就好比人与工匠之间的区别,普通人可能知道东西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