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晋国绛城(2/3)
衰像当初让贤给狐偃一样让给了先且居。
虽然赵衰是中军佐,可是晋国的士大夫们都明白,他才是朝政的把持者。
这就是目前晋国的军政。
而晋侯让士榖迎接不只是他提醒占卜,也是因为官职合适。
如果真要现在的六卿之一迎接,这就摆明了不轨之心了。
其他国家的贵族进城是需要通告给中军和其他高层,一般来说像司空这样的职位也能批准,不过昱是王孙,手续会更加麻烦。
士榖让马车上的人都下帐休息,等候绛城中的通知。
对此昱也是表示理解,毕竟要讲究礼法,不像是小村落里相互走动的邻居。
除了要遵守规矩,还要验明身份、缴纳保金,不过昱有王室背书,其他事情倒是不用麻烦。
很快就有着兵士骑马过来,交给了士榖一份帛书。
至于上面写了什么,大概也就是说明准许通行,带入王宫之类的。
“王孙,您现在可以进城了,作为迎接您的臣下,也会随从保护您到我晋国的臣殿。”
王孙昱代表的是王室,自然不能在面前说“王宫”二字,作为臣子的诸侯在王室面前,要称呼本国的王宫为“臣殿”。
士榖没有逾越周礼,不光在之前好生招待,现在还让让兵士安置在马车的两侧。
就这样,九乘马车一下多了很多的晋国兵士护送。
晋军在两侧大声吟唱风雨,马车上的人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晋国对王孙的特殊待遇。
轮毂滚滚而动,载动马车的两匹宝马在刚才在那安置的马厩吃了晋国上好的马料,倒是精神了不少,行动起来快了许多。
昱迎着冷风,心中想着终于还是到了这个地方。
看着不远处有一方夯土和石块混搭的城墙,昱问阅夫子:“夫子,那处是谁的食邑,看起来也挺大的。”
国有国法,邑有邑规。
一般的食邑,城墙外都是简洁利落,大多都是使用夯土和石块,且范围和高度有限制。可望过去的那处食邑的城墙比一般的食邑要大得多。
“您不去问一下身为晋国人的士榖,反而问我这个从来没有到过晋国的人,这是什么道理呢?”
“夫子抱歉,我习惯了。”
昱也没有再去询问,贸然询问他人的封邑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后来的昱才知道,那里是赵氏的封地。文公特地让赵衰的赵氏一脉留在了绛城的不远处。
绛城是一个很大的城池,光从城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