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月饼礼盒(2/3)
是搜肠刮肚,终于选了十几首与中秋或者月亮有关的应景诗词出来!并由孟清妍代笔写在了纸上。
经历了这次,谢小凡才明白,什么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什么叫书到用时方恨少…
他还记得自己当时背诵出来的第一首便是李白的《静夜思》,不过他刚一开口,孟清妍便面色怪异地说:“这首诗,王莽已经‘作出来’过了…”
“我尼玛…”谢小凡再次感受到了被别人捷足先登的痛苦!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首也有…”
结果谢小凡连续说了几首后世耳熟能详的诗,发现居然都已经被王莽那个不要脸的给提前窃取了!
看来是到了拼“文化底蕴”的时候了!于是谢小凡将自己关在家里一天一夜,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勉强搜罗出十几首诗。
发现其中一小半都已被王莽给提前窃取了!而且剩下的还有可能是孟清妍不知道,而非王莽没有窃取…
既然无法做到全部“原创”,谢小凡干脆放弃“原创”这一条路!反正这世界又没有版权一说,他大可以随便用“王莽的诗”!
至于若是有“无主”的诗出现,他便可以随便扯一个作者,只要他不说是自己作的,便不用担心有被打脸的一天。
“来,将这上面的诗雕刻上去!以后所有的盒子上都按照这些诗作为模板雕刻,字体便用楷书即可。”
“好的!”这些大师傅可能不一定多有文化,但常年雕刻,基本的楷书雕刻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很快在师傅的刻刀飞舞中,一首首诗便已跃然于食盒之上。
“不错,不错…”谢小凡看了频频点头。谢小凡亲自盯着师傅雕刻完成,便与陈掌柜说好了,后续便按照这个来。
随后取了数个大小不一的食盒便先走了。
翌日。
沅陵县大街上,一袭长衫的常家二少爷常玉春正陪同着一个年约十六七岁的青年缓步前行。
这青年年纪虽然不大,但气度不凡!一身金丝白袍,头戴金冠,腰佩美玉,手持一把折扇,剑眉星目,棱角分明。好一个气宇轩昂,风流倜傥的翩翩佳公子!
“春哥儿,临水斋还有多远啊,前方可曾到了?”这少年摇着折扇有些迫切地问道。
“义之,我跟你说了很多次了,不许叫我春哥儿…”常玉春明显有些愠怒道。他一个大男人,父母长辈也就算了,总被人叫“春”,他非常不喜。
可奈何眼前这位小爷可不是一般人…若是换了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