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盘点历史名臣7(6/6)
清除张易之兄弟及其党羽势力,迫使武则天还位于唐中宗。
受封为梁县侯,后曾被外放亳州等地任刺史,唐睿宗复位后被召入朝。
官至中书令,革除弊政,颇有作为。
但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而被贬为申州刺史,唐玄宗亲政后姚崇拜兵部尚书。
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封梁国公。
他提出十事要说,力主实行新政,兴利除弊整顿吏治。
淘汰冗职,选官得才。发展生产,抑制权贵。
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可谓是无姚崇则无开元。
开元四年,姚崇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开元九年九月丁未日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姚崇撰有大量表奏文章,其主旨警告勉励时人注意平日言语。
避免祸从口出,反映出唐与武周交替时代严酷的社会现实。
【遗令戒子孙文】则是鉴于如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辛苦终生,但死后子孙无良获罪,家族败落。
诫勉子孙,不要因家产处置而反目,遗言死后丧事一切从简,避免重蹈上述诸家族的覆辙,切勿厚葬。
姚崇是大唐王朝第一名相,救世之功,历经三朝。
武则天为太后时期及日后称帝,姚崇处事谨慎,顺势而为。
姚崇之功,无人可左其右,救时宰相实至名归。
一生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即便在唐朝国力达到鼎盛,个人官位达到至极的开元时期,他依然以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
由于清廉,所以他买不起京城市区的房子,全家人只得住在离朝廷较偏远的郊区。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移居上阳宫。
百官都为唐朝复辟而相互称庆,唯有姚崇哭泣不止。
张柬之对他道:
“今天难道是哭泣的时候吗?恐怕您从此要大祸临头了。”
姚崇言:“我长期侍奉则天皇帝,现在突然辞别感到悲痛难忍。
我随你们诛除凶逆,是尽臣子本分。
今日泣辞旧主,也是人臣应有的节操,就算因此获罪我也心甘情愿。”
姚崇不愧是一代名相名臣,故上榜十大名臣榜。
十大历史名臣盘点结束,是非功过自有评说,再见,下期十大帝王榜!”
天幕预告完毕后关闭,万界之中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一切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