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巾帼英雄榜(完)(3/6)
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见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雌雄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武珊珊读完【木兰诗\/木兰辞】自己也陷入回忆中,网友又炸了:“卧槽!这是让我重温一通遍木兰词,只记得几句。”
“我也一样,当初背诵木兰诗的恐惧,到现在还能背几句。”
??……o>_<o,⊙▽⊙
“哈哈,我全部能背下,你们不行。”
“楼上的,该不是还读书吧。刚好背出来放回家,是吧!”
“经验一,别在学姐学长卖弄,经验二等着看学弟学妹入坑。”
“变态啊,自己经历过,也想让学弟学妹们品尝一下背诵诗词的苦恼。”
“喂!喂!盘点花木兰事迹,别扯远了!”某位想知道答案的网友不耐烦了。
“花木兰到底真存在还是传说?”
“别扯,穆桂英是评书小说戏剧中的虚构人物,花木兰可不一样,有四个地方都有花木兰墓,主要是南北朝,隋朝,也有提及汉代西汉文帝时期,所以才有争议。”
“有没有一种可能,历史出现两个花木兰分属不同时代。”有网友提出这样的问题。
很快给出答:“花木兰记载大体相同,不同的是结局,北魏是因为花木兰替父从军回来,因美貌被皇帝看上,她拒绝后自尽了,皇帝后悔为其立墓,以皇妃之礼下葬。”
“隋唐时代的与木兰诗所讲的结局一样,回乡安度余生。”
(以上来自百度搜索,两种说法)【作者采用两种说法中部分内容来写】正文:
“花木兰,在不同的书籍中记载。历史上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花木兰412年一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兰最早出现南北朝一首叙事诗巜木兰辞》中,南北朝北魏,收录于【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压【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纪隋唐文人润色,明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