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军工之路,年后的第一次会议(2/3)
,以她舰娘的学习能力,大致的学会了。
实践起来也容易,一枚炮弹的生产,需要通过调整需要生产的炮弹口径弹径。
然后冲压车间负责冲压弹壳和弹头,装药车间负责弹头火药的配置,主要生产高爆弹头和半穿弹,至于穿甲弹则由另一间车间出。
组装车间,就是流水线的那一部分,将前面生产出来的炮弹部件组装起来,就是把弹头依次拧在炮弹壳上。
蛮啾们的效率也高,在学习制造的同时,也在教导身边这批由工会送来的失业工人,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两条流水线生产了近四千发炮弹。
根据碧蓝世界的规则,生产出来的炮弹,根据口径的不同,其能为舰娘补充的弹药值也不同。
小口径炮弹,能够为驱逐轻巡这些轻型舰艇,补充满弹药,但对于战列舰就相当于九牛一毛了,一艘战列舰想要补满弹药,需要上万发小口径弹药。
中口径炮弹则能补充重巡和航母的弹药储备,大口径炮弹才能直接补充战列舰的弹药储备。
不过把炮弹分成三种口径生产,不是符合苏糖对于统一化标准的理念,还浪费了这个世界的特殊规则特性。
干脆直接统一量产中口径的炮弹,还能减少后勤蛮啾们的压力,既能直接补充护卫舰驱逐舰的弹药储备,也能够补充她这种战列舰的弹药储备。
至于导弹的话,同样采用统一标准,只生产鹰击反舰导弹这一款型,其他的防空导弹反潜导弹就都不需要了,反正导弹进行压缩后,就能转换成其他的导弹型号。
苏糖的舰装空间里,还剩下不少的系统弹药,这东西之前也给长春抚顺用过,可以补充导弹的消耗,与碧蓝世界的规则不同,这玩意就属于多功能弹药。
除了补充不了质子弹这类高科技弹药外……。
从农历的初二到初五,公历的一月底三十号当天,苏糖为军工业的建设,忙活了整整三天多的时间,终于有了几分收获。
蛮啾们撤出了工厂,去了别处建造几座现代化的民用工厂,而军用工厂则完全交给本土的人类运作。
这几天的产量,是在摸索和学习中不断地提升,工人们在逐渐熟悉后,三十号当天的弹药产量,达到了日产炮弹近一万发。
而导弹的生产工艺相对复杂太多,里面涉及到了精密的电子元件,得亏国家给力,特意给了一台一百纳米左右的光刻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不过这东西嘛,苏糖今天才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