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宰相风范(2/3)
爱卿为何不提北汉刘钧呢?”
李涛笑道:“刘钧乃契丹人儿皇帝,得辽主耶律璟册封为帝。
自先帝“高平之战”后,北汉军力大损,无契丹人同意发兵援助,他岂敢南下入侵我大周?若真敢单独南下,也是自取其辱。”
柴宗训点了点头,道:
“李爱卿对太后和朕的新政,作何评价?”
李涛赞道:“太后和陛下的新政,另辟蹊径,不损各方旧有利益而能使国富军强民安,实乃圣人之政,臣唯叹服而已!
只须几年推行新政时间,我大周必兴!陛下定将统一天下!”
柴宗训心中满意,道:“李爱卿对于当前朝政,可有要提醒朕的?”
李涛道:“陛下,臣向来直言无忌,还请陛下恕罪。”
柴宗训点头道:“爱卿但说无妨,朕不会怪罪于你。”
李涛道:
“如今我大周臣民皆以为太后临朝称制,一手策划了诛杀赵逆一党,然而以臣在先帝时对太后的了解,只怕太后做不出这样胆大心细、一击必中的决断来。
陛下以雷霆手段诛灭赵逆一党,真乃天降圣人,我大周之福。
只是不知为何独留其弟赵匡义不杀?
据臣所知,赵匡义在赵逆一党中出谋划策的作用,还在所谓首席谋士赵普之上。
赵匡义此人心机深沉,阴险狡诈,断留不得,留之必遗祸未来。”
柴宗训叹了口气,道:
“李爱卿,朕亦知赵匡义为人阴毒,早想除去他。
只是一则他早早投诚,并招供了许多赵逆一党的隐秘。
二则太后的三妹、亦是朕的小姨,先帝时嫁为赵匡义继室。
朕担心杀了赵匡义,伤了母后和魏王的颜面,母后当日亦说暂留他一命。”
李涛笑道:“原来如此,臣明白了,太后是不想让妹妹年纪轻轻便独守空闺。
想不到陛下心细如发,而又事太后至孝。
陛下,此易事耳!”
魏王的三女符金定,出生于天福四年(年),和赵匡义同年出生,出嫁于显德四年(年),如今才岁。
柴宗训发觉自己渐渐喜欢上了李涛说话风趣直爽的性格,父皇不喜欢他,却正对自己的胃口。
柴宗训笑道:
“看来李爱卿必有良策,还不快说出来给朕听?”
李涛笑道:
“陛下,魏王之三女嫁为赵匡义继室时,乃是看中赵逆时为先帝之忠臣勇将,先帝亦为之作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