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出征,东南柱石(3/5)
祖没有黄袍加身,如今,大周管事的,应该是柴家。
而柴功的地位,也能好上一些,比赵宗全差一些。
可也不至于在军中当个大头兵。
寇壮的祖上就是禁军,世袭到他这一代,自幼习武,体质不错。
江稷读过书,可惜没考上秀才,后来遇到变数,无奈只得从军。
这三人都被卫渊提拔成为‘都头’。
事后,卫渊进宫面圣,将组成重甲铁骑的三百人名单,丝毫不差的交给赵祯,说道:
“这些都是新军里百里挑一的好手,由他们担任重甲铁骑再合适不过。”
赵祯并未看名单,笑道:“这些事情,卫卿一人做主就是,何需还要进宫一趟,特意禀报给朕?”
卫渊道:“此前朝中都说,新军是臣的私军,唯独臣心里明白,新军是陛下的新军,臣是陛下的将军。”
“新军无论大小事宜,理应禀明陛下。”
赵祯大为欣慰,“今后这种事,卫卿一人做主就好,无需事事禀报给朕,朕,信你。”
离开宫里,卫渊就开始着手准备领兵去往南方的事宜了。
伯府里。
卫渊将徐长志请来,说道:
“待我凯旋,在京举办一场阅兵,这件事,我已向陛下说了。”
“到时,会邀请辽、夏两国的一些军政大臣,借此机会,使新军扬名。”
阅兵?
徐长志不解道:“新军如今是杀器,今后若与辽、夏二国作战,可用新军攻其不备。”
“若是开展这个所谓的阅兵,只怕会让二国有所忌惮,提前防备。”
卫渊道:“我现在可是辽夏两国的风云人物,陛下让我组建新军,又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们不可能不清楚。”
“与其如此,倒不如将这个使两国‘忌惮’的新军彻底摆在台面上来。”
徐长志释然,“如此甚好。”
卫渊又道:“待东南战事快要结束后,我就上札子,组建水军,常驻东南。”
徐长志道:“你我要长留在京城,水军一旦建成,该派谁统治?”
卫渊摇了摇头,“我还没有想好,再观察观察吧。”
徐长志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今后,世人谈及卫兄,少不了要加一句,卫兄乃东南柱石了。”
卫渊轻笑一声,“你可别挖苦我,这还不知东南一带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陛下又能给我哪些权力。”
“若是处处受制于东南一带得封疆大吏,只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